「就按照這個思路來。這故事……太蒼白了,我需要這樣一種情緒氛圍的營造,把觀眾帶入進去。」
他這解釋的已經夠清楚了。
三個編劇對視了一眼……
導演都這麼說了,那還能咋辦?
繼續改唄?
不過還別說……
這切入角度還真的又奇怪又適合。
那個時代,可不就像是禁止早戀的學校麼。
而靜秋那為了留校而奮鬥的目標以及家裡的期望,不就像是父母期盼子女考上重點中學?
再然後……要是當父母的知道了寄予全家改變命運希望的女兒被個不知道哪裡來的「差生」給弄跑了,那不炸鍋才怪呢。
這麼一想……
誒?
好像真是這麼個道理……
雖然不清楚按照這個思路走的劇本,到最後會變成什麼樣……
但誰讓人家是導演呢。
導演提供思路了,那就按照人家的要求走吧。
不過……
作為和張一謀合作最久的尹麗川,在思前想後之下,還是對張一謀問了句:
「張導,您說呢?」
「……」
張一謀從那種皺眉思考的情緒中脫離出來。
聽到這話後,看了看許鑫,又看了看尹麗川……
「先按照這個思路來吧。」
「好的。」
見他都這麼說了,尹麗川也就不再多言。
但也沒走。
而是三個人就這麼開始討論起了原著裡的一些細節,在加上許鑫的現場把關,聊了整整一下午,有了一個大概思路後,又在張一謀家吃了晚飯才拿著一堆帶著想法的記事本離開的。
許鑫本來也打算走來著,可張一謀看了一眼幾個人吃了飯後,就想要刷碗的保姆,對張沫和他招了招手:
「咱們上書房聊吧。」
……
張一謀家的書房同樣很大。
佔了整個二層。
顯然,不管是他還是張沫包括客房之類的都留在了三樓。
而這個超大的書房裡面,許鑫看到了不少「好東西」。
比如各種各樣的電影膠片,獎項,甚至是和一些人的合照,以及各種資料檔案、書籍等等。
甚至還有一些……不知道幹嘛用的雜物。
還挺生活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