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奉詔入京的犍為太守、輔漢將軍姜維到了成都,與其一同抵達的,還有犍為兵馬近萬人。
剿滅境內的五斗米教作亂之後,姜紹並沒有停下擴軍練兵的步伐。
在得到入京詔書之時,他麾下已經擁有了六千多兵馬,於是連同民伕、隨軍匠人等一併拉上, 勉強湊夠了近萬人馬,急匆匆地北上成都。
詔書字數越少,事情越大,姜紹也收到了來自姜維的密信,一路上陸續知道了閻宇、劉林作亂,張紹、關彝等人死在亂軍之手等訊息,也明白此時剛剛平定亂事的大將軍姜維身邊急需一位可靠的助手, 也需要有一支生力軍進入京畿,穩定朝野的局面。
犍為郡治武陽城距離成都並不遠, 屯兵郡界、蓄勢待發的姜紹率領兵馬僅用了三天時間就抵達了成都的南郊,奉命在城外紮營休整。
姜紹拱衛京畿兵馬的到來引起了成都內外的震動,作為主持大局的太傅姜維也親自出城,檢閱這支能抵定大局、發揮重要作用的軍隊。
姜紹自然也要率領軍中一眾將佐出營迎接,跟隨他北上拱衛京畿的都是自家部曲和郡中的文武,除了侯大目、李毅、何攀、姜由基等心腹,還有楊倉、張昕、左汜等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郡吏。
父子見面,眼見著姜紹帶來的文武人才濟濟,軍中人馬兵強馬壯,太傅姜維也很欣喜,當眾高度肯定了犍為郡兵北上護駕、保家衛國的拳拳之心,許諾朝中要論功行賞,即日發下賞賜,好好犒勞奔波前來的軍中兒郎們。
這一波賞賜自然極大鼓舞了匆匆行軍前來的犍為兵馬,將士們熱情高漲,歡欣雀躍,人人歡呼大漢萬年。
在眾人喜氣洋洋之際,姜維、姜紹這兩父子也有其他話要私底下說, 姜維帶來的來忠、段灼等人都很識趣地停下了腳步,姜紹見狀也讓自家的將佐文武各自迴歸崗位,就剩他們二人在軍營的空地上慢慢行走,其他親兵衛隊則分散在外圍,被甲持兵默默警戒著。
“你之前都是在軍中帶兵打仗,沒有到地方任過職,此番治理犍為,不過半年的時間,催繳補齊了郡中逋欠的賦稅錢糧、剿滅境內盜賊,查獲郡中奸吏,平定郡內的五斗米教叛亂,件件都是大事要事,辦得不錯,為父聽說了也很欣慰,姜家多一虎子,國家又多一棟樑。”
兩父子之前在密信上已經有過交流,見面之後反而因為主客觀因素影響,尤其是局勢的變化和犍為兵馬的出眾, 讓這場對話變得又有了一些微妙之處。
見姜維隻言片語不提時局,而是談到了自己治理的犍為郡, 姜紹連忙謙遜道:
“都是平日大人諄諄教誨,孩兒時刻銘記在心,此番治理犍為才能夠不辱使命,為國家、百姓辦了一些小小的事情。”
“哎,你不必過謙。”姜維臉上掛著親切的笑容,擺擺手說道:“你的能力有目共睹,非一郡之才,為父看你這半年時間變化很大,也經歷了不少事情,一路走來,想必也是多了不少感悟吧。”
“孩兒上任犍為,也是戰戰兢兢、小心任事,幸得郡中上下勠力同心,才能夠勉強辦成幾件事情,內心最多感悟的,知易行難,就是治理好一郡的不容易。”
姜維聽了微微頷首,他也有所感觸地說道:“治一郡不易,治一國大不易啊!”
“此番雖然迅速平定了閻宇、劉林之亂,但短短兩年之內,京畿已經先後遭受了兩次動亂,國中人心不安,加上邊境多事,周邊群敵環伺。為父年過六旬、再執國事,也是深感世事艱難、舉步維艱,這一次召你進京,也是希望能夠藉助你的才智,助為父一臂之力,把這國中治理好,早日實現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夙願!”
“小子駑鈍,自當以大人馬首是瞻!”
見姜維坦然地說明了心意,姜紹也連忙及時表了忠心,然後才順著姜維的話頭,詢問起平叛的各項事情。
“之前成都也遭過一次變亂,尚書檯的樊長元見識如何,暫且不說,就治理政務的能力而言,也是一員能吏,這些事情在殿前就已經敲定了,都交付臺省各曹去執行了。”
“不過鑑於此番閻宇之叛,宮中太皇太后、天子都深感亂世之中人心不古,不想再像之前那樣一味寬恕克己了,決定用重典整治人心,除了叛亂首禍之人要大辟論處,家族親朋也受到連坐,從亂之人也要定罪處刑,勢必除惡務盡、震懾人心,讓那些宵小之徒不敢再生出一點心思。”
姜維的話說的鏗鏘有力,白鬍子都被吹了起來。這次蜀漢對變亂的處置也是一個明顯的訊號,已經釋放出了一些重要的資訊。
那就是國中以往那種推崇仁恕王政在現下已經不再吃香了,朝中還是要加快回歸到諸葛亮法家治國的那一套,嚴明刑罰、過則必處,而不是一味的為了求穩定、安人心而行大赦之事。
雖然姜維說這是宮中的意思,但姜紹猜測,這多半還是自己這位便宜父親主張的。
他身上,有著諸葛丞相時代留下的明顯的烙印,一心想要的就是如諸葛丞相治蜀故事,然後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完成興復漢室的三代夙願。
“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姜紹緩緩念出了諸葛亮治蜀的方略,當然這些都是綱領性的東西,本身是軍中刀槍拼殺出來的他更喜歡一些具體明確的內容。
姜維猜到了他想要問什麼,轉頭瞥了他一眼,腳上的步伐並沒有停下。
“這幾日,為父已經想明白了,想要定國安邦,眼下要做好四件事情,這四件事情,各有緩急,但可以說,只要我等將它辦好了,這漢家的江山也就穩固了。”
“還請大人賜教!”
姜紹正想要聽聽姜維的見解,畢竟這位便宜父親治軍打仗的能力已經得到公認,不敢說縱橫無敵,但也是當世名將、能力超群,在時下蜀漢軍中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但要說他的治理國家能力如何,這就要打一個問好了,雖然也曾經一度掛了朝中錄尚書事的宰相名頭,但他常年戎馬在外,對朝政的把控還是參與度實際上是非常低的。
當然,姜紹相信有了自己這一變數,又多了一段隱居閉門的人生經歷,自己這位便宜父親一些想法見識又將會與歷史上的那個蜀將有所不同。
畢竟,人總是會變的。
姜維也沒有藏著掖著,當著姜紹的面逐一說出他的四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