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不錯過 (第3/3頁)

他是江夏竟陵劉氏的出身,雖是破落旁支,但父輩也是跟隨劉焉入川的宗族子弟之一。

奈何漢昭烈皇帝入蜀之後就奪了劉璋的基業,江夏竟陵劉氏一落千丈,後面劉璋後嗣又在東吳的扶持下,一度在邊境煽動叛亂,引起蜀漢的忌憚,所以有時候劉氏出身反而是一種累贅。

細究到劉遐本人而言,他就是一個年輕時入仕,輾轉文武職位,最終年近半百,也仍還是在禁軍之中擔任中層武職的一個校尉。

若非是此番閻宇作亂,他可能連名字都無法顯露眾人面前。

此番平叛,他的表現頗為亮眼。先是在朱雀門上不懼叛將劉林的威脅,率先引弓射箭,帶領禁軍將士打退叛軍的進攻,後來又和尚書令樊建等人一道集合宮城、武庫等地守軍出兵協助太傅姜維平定叛亂。

只是做英雄是有代價的,叛軍劉林派兵報復打上家門去,一家老小死傷慘重,只有一二人翻牆逃脫,後面遇上了前來迎擊叛軍句安人馬牽制劉林部曲,僥倖逃得了一命。

不出意外,這麼一位在危難之際經受住考驗、又毀家紓難的禁軍軍官,自然會受到提拔重用。

只是如何用,又是一個微妙的問題了。

是寵以高位、不予實權,還是高位實權一應俱全,這都是需要當權者考量拍板的。

而姜維,就是眼下決定劉遐仕途上限的關鍵人物。

“彥修,孤看過你的履歷了,年少入仕,才德俱佳,擔任過多個職位,卻為何遲遲不得重用?”

召見之前,姜維已經提前調取了劉遐這個之前一直默默無聞的小人物的有關卷宗內容,出身和履歷都錯不了,但仕途多舛既有可能是客觀因素,也有可能是主觀因素,他倒是想要聽一聽劉遐自己是怎麼認知的。

這有助於他對劉遐這個人做一個整體的判斷,也才能考慮和決定接下來要讓劉遐出任一個什麼樣的職位。

劉遐臉上露出一抹複雜的神色,既有興奮,也有緊張、患得患失等情緒出現。

他自己也意識到,自己接下來的對話,是有可能決定他接下來後半生的人生走向的。

所以從見禮之後,劉遐就感受到了來自姜維身上,也來自他本人自己的內外兩層壓力。

這種沒有明確主題的對話,看似閒聊,卻最是考驗個人的情商和應對能力的,也即整個人的綜合素質。

劉遐想了想,過了一會才躬身答道:

“說來慚愧,既是遐才疏學淺,也是生不逢時。昭烈皇帝北取漢中、東攻孫吳,正是效命進取之時,奈何彼時在下年幼,無緣得見昭烈皇帝。”

“諸葛丞相興兵北伐、屢攻賊魏, 多次拔擢將才,亦是英雄用武之時,可彼時在下束髮讀書,未試兵戈,無法為諸葛丞相效力。”

“等到遐棄筆從戎,投身軍中之時,諸葛丞相已然身故,蜀中之風漸變,喜文又厭武,在下才學無處施展,又不得用。”

“再到近年,朝中拔擢勇猛知兵事之人時,某雖粗曉兵事,奈何年歲已老,無非與年輕才俊並駕齊驅,故也未得重用。”

聽了劉遐的表述,大將軍姜維又是莞爾,又是嘆息。

這就是一個典型懷才不遇的蜀中人才,在明主劉備進取時期,受限於年紀太小而錯過,等到諸葛亮北伐重用武人的時候,是個讀書入仕的資歷又錯過了。

諸葛亮之後,棄筆從戎,卻又遭遇了蜀中厭惡兵爭、轉變風氣的年代,更是沒有辦法得到啟用。

炎興之後,朝中再度重視軍事人才,可是劉遐又偏偏年紀大了,根本無法與關彝這等年輕奢遮人物相比,自然又不在朝中重用提拔的行列之中。

最新小說: 終末之城 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再度玉門關 主角光環奪回計劃 你應喚我一聲小叔 全城黑心酒樓都被我罵倒閉了 全家一起穿,反派瑟瑟發抖 反派崽:這個家沒我得散 女知青帶夫回城 寵妾滅妻?將門嫡女開局休夫 對照組知青在年代文裡吃瓜 巫女[無限] 異世界中餐館 惡婆婆重生後,全家崩劇情了 扮演黑月光後男主更瘋了[快穿] 無cp男主表示不約[快穿] 用超電磁炮轟飛咒術界的可能性 離職攻略系統後 裝甲帝國 穿成古早女配後我只想回家 穿成男獸學院唯一的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