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為毗鄰南中多郡,郡縣兵雖然不知來的是大種夷還是小種夷,但自然能夠透過這些人的裝扮和作戰特點判斷出他們是來自南中的夷人,而且是強悍善戰、悍不畏死的夷兵。
這些衝出來的夷兵只有幾十人左右,卻個個戰技嫻熟,一聲不吭就已衝殺到了跟前。
舉著藤牌對著混亂的犍為郡縣兵就是一陣衝撞,頓時就把前排的混亂陣型撞得七零八落、鬆鬆垮垮。
然後他們悶聲舉起刀斧一陣砍斫,反過來殺得剿匪官兵節節敗退。
就連楊倉、左汜也抵擋不住他們的衝鋒勢頭,竟被一夥夷兵帶著盜寇反衝鋒打退,逼得往下面的石頭堡退卻。
帶兵押後往山上趕的李毅見狀,害怕剿匪的郡縣兵被當場衝殺得從後退變成潰敗。
一邊派人往山下急報突然變故的敵情,一邊連忙派兵接應楊倉、左汜等人,先穩住了官兵在山道上的陣腳再說。
等勉強恢復了官兵陣型,那剛剛衝殺的夷兵也退了回去,換了另外一夥夷兵出來打頭陣。
而且這夥夷兵還都是披甲持弓弩、長矛的,這可震懾到了剿匪的官兵們。
這來的是南中哪家豪酋的親衛私兵?
金銀峰的“三將”賊要是原來就有這麼多的強悍的夷兵可供驅使,那整個南安縣、僰道縣怕不早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哪裡還需要盤踞在這易守難攻的天險金銀峰上與官兵周旋對抗。
剿匪官兵將士心中驚疑不定,由李毅帶隊指揮與這夥夷兵和盜寇再交戰時自然也就佔不到什麼上風。
而這些兇悍夷兵的數量畢竟也不多,沒有一直反覆陷陣衝殺,只是幫助盜寇打退官兵進攻後就逐步收縮回去。
似乎他們心中也存了某種忌憚一般。
最終,雙方你來我往,勉強戰成平手,就在石頭堡往“三將”寨這段狹窄山道上僵持住了。
這時候,從山下趕來的門下督張昕匆匆向李毅等人傳達姜紹的最新軍令:
天色漸晚,既然強攻不利,暫且引退返回石頭堡駐紮防備,讓將士們進食休整、將養精力,護送死傷兵卒下山,等到明日從山下增派新一批兵卒、器械上山,再繼續展開進攻。
李毅、楊倉、左汜等人在前線面面相覷,再看看愈發西斜的光線,只得尷尬承認他們原本今日就要到手的先登奪寨首功是不要再奢想了。
有這一夥突然出現又極其兇悍棘手的夷兵在,再加上山頂上的山寨防備工事堅固,他們還不敢自大到認為只要姜紹給他們繼續增兵,他們就能夠搶在天黑之前攻下“三將”賊的山寨來。
既然如此,還不如穩妥起見、持重用兵。
山下繼續修建加固木架通道,確保可以躲避盜寇落石攻擊、迅速向山上增兵,運送物資、器械。
而李毅他們就在奪下的石頭堡鞏固陣地,休養士卒、修繕甲仗器械,等到明日再集全體之力對山寨發起總攻。
至於挑燈夜戰、偷襲山寨什麼的,鏖戰近日、身心俱疲的官兵將士自然不做此想。
倒是要防備這夥夷兵在熟悉地形的盜寇帶領下,趁著夜色從山上溜下偷襲,因此還需得小心仔細布置夜哨和輪值守備等各項事宜。
既如此,李毅等人就在山上盜寇、夷兵的目光下,徐徐指揮官兵後退,暫停了對“三將”賊的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