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將的嚴酷命令和帶頭示範下,他率領的盜寇隊伍異常兇狠,對待那些放棄防線、潰逃上山的同夥毫不留情,迎面就是劈頭一刀,砍下了逃人的腦袋。
一通砍瓜切菜般的砍斫之後,倒下十幾個人的潰逃盜寇總算是硬生生止住了逃跑勢頭,被他派人收攏到自己隊伍的兩翼中去。
然後他一口氣也不停歇,又大聲鼓譟,徑直帶著隊伍往仰攻追殺上山來的官兵方向衝了過去。
這一上一下、俯仰對沖的兩支隊伍,就在狹窄的山道上猛烈碰撞起來。
金將帶領的衝鋒悍匪佔了地勢上居高臨下的優勢,一下子就止住了官兵衝殺上山的勢頭。
再接著一波反衝鋒,以老賊悍匪打頭陣,又把官兵隊伍打凹進去了一塊。
但犍為郡縣兵勝在堅甲利兵、士氣高昂,在抵住盜寇一波反衝鋒沒有被衝散之後,在軍官的指揮下,就又前仆後繼反衝殺了回去。
以命搏命殺了幾名披甲悍匪後,盜寇衝殺勢頭頓時為之一頓,凹進去那一塊旋即又凸出來了。
雙方就在狹窄的山道上來回拉鋸廝殺,時不時有人被衝撞掉下山崖,發出淒厲的慘叫聲。
這在平常足以嚇退多數人的慘狀,此刻卻完全被剿匪戰場上的激烈廝殺場景所覆蓋住。
沒有人在意其他人的生與死,腦海裡只剩下一個潛意識,那就是殺光眼前還站立著的敵人。
交戰不多時,山上盜寇的鬥志終究不堅,在死傷諸多老賊悍匪之後,金將率領的衝鋒隊伍還是被左汜、楊倉等軍官帶領的郡縣兵合力打退了。
“殺將上去!”
左汜聲音已經沙啞,可還是大聲吶喊,鼓舞士卒趁勢而上,滅了這夥“三將”賊。
他身上剛剛多了兩道刀傷,雖然有甲具抵擋都不致命,可一番激烈搏殺仍然消耗了他大量體力,身邊那些緊緊跟隨他作戰的扈從也倒下了好幾個。
所幸那金銀峰“三將”賊首金將帶著最後一批老賊悍匪也在剛剛一波激烈衝殺鏖戰中死傷大半,剩下盜寇雖然還站著,可也已經被奪氣,不敢再向前衝鋒死戰了。
現下只需要再衝一陣,就能徹底打垮盜寇,追亡逐北、肆意砍殺,衝入山寨之中,奪取平寇首功了。
左汜可不想在這種最後時刻被只會躲在護衛身後放箭的楊倉搶了先。
他正想要踐行剛剛說的話,帶著剩下的扈從直衝到賊寇“三將”大旗下,來一個擒賊先擒王。
砍下大賊首金將的項上人頭,終結這場犍為郡剿匪戰鬥。
還沒邁開腳步,就聽見一陣突兀的號角聲在盜寇的旗幟之後響起,那些早已不堪再戰、人心動搖的盜寇紛紛避到兩邊,讓出一條道路來。。。
突然一夥手持藤牌、刀斧,跣足輕甲計程車卒就衝了出來,健步如飛卻一聲不吭,迎面朝著剿匪官兵就是一波投矛攻擊。
這種近距離的投矛不管官兵有沒有披甲,殺傷效果都是巨大的。
官兵原本以為賊寇已不堪戰,毫無防備盜寇之後還藏有一支軍隊。
加上山道狹窄,騰挪空間實在有限,這一波投矛瞬間收割了前頭十多名官兵,甚至有兩三名士卒像串肉串般被投矛先後貫穿了身體。
“夷兵,是夷兵!”
這下子變成是犍為郡縣兵倉促反應、措手不及,他們頓時大呼小叫,或拼命往後拉開距離,或胡亂舉起盾牌掩護,在山道上的陣型一下子變得更加混亂起來。
夷人大種曰昆,小種曰叟,皆曲頭,木耳環,鐵裹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