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楊宗 (第1/2頁)

上首的羅憲沒有去在意羅尚的失落,他剛剛一邊與副使呂雅相談甚歡,一邊留了心思觀察姜紹的一舉一動。

作為蜀漢為數不多的一方都督,羅憲擁有在場的人遠不及的政治經驗和人生閱歷,他看問題的角度和深度自然不會像羅襲那樣只想著相安無事,兩邊都不得罪,也不會像羅尚那樣重術輕道、汲汲營營於求利。

他已經透過永安防禦戰顯露了自己在東部防線中流砥柱的作用, 不管朝堂局勢如何錯綜複雜,有此依仗,在一切塵垓落定之前,沒有人能夠動搖他永安都督的地位。

飽讀經書、性格正直的他不屑於使用一些政斗的卑劣手段,但不代表他不懂得經達權變的道理,這從他往昔不阿附黃皓,卻也不排斥閻宇的行事作風就可以看出端倪了。

面對閻宇的試探,他可以不站隊,卻並非不可作為, 聖人有經權之道,機鑑先識的他會在理智判斷之後,站在勝利者的一方。

之前他已從朝中其他渠道得知有關姜紹的一些事蹟,知道這是一顆在軍中冉冉升起的新星。但當時沒見過姜紹,對其所知僅限於官方公文和友人的文字描述,感受沒有多深,甚至以為這個人有藉助大將軍姜維之力才脫穎而出的嫌疑。

現下透過自己親身接觸和觀察,他對姜紹的感覺直觀了許多。

雖然沒有深談,但姜紹臨事的沉穩沈毅、進退有度給了他很深的印象。而且姜紹談話中涉及的夔門、永安、江州一體防禦體系與他內心所想不謀而合,隻言片語的“非對稱作戰”更讓他頓有所悟,心中篤定這是一個經歷過大陣仗、能夠做實事的人。

為將者,勝不驕、敗不餒,這一點即便是他, 自問年輕時與姜紹比也相差彷彿了, 對此他暗中猶感驚訝。

莫非這就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姜家子弟何時無聲無息出了這等卓越的人才, 與之相比,羅家子弟只知守永安、求短利,相形見絀、高下立判。

看著姜紹離去的背影,羅憲放在案下的手逐漸握緊,心中已有決斷。

···

後日,舟行江上,順流東去。

從巴蜀上流之地奔騰而來的大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但進入夔門這一段後,受到兩岸如同刀削斧砍的懸崖峭壁天然限制擠壓,寬度驟然縮減,最狹窄處不過二、三十丈,山高峽窄,宛如走廊!

蜀漢與孫吳夷陵之戰後,兩國疆域以此天然分界線劃分開來。

峽中水深流急,船隊穿行其間,猶如大風浪中的一葉扁舟。姜紹身在船上,卻不得不抓緊最近的繩索,堪堪穩住身形。

耳中盡是江水奔騰呼嘯、擊拍兩岸峽壁的巨響,他抬頭仰視, 只覺鬼斧神工、雲天一線。再回首看,浪花迸濺、水霧瀰漫,肉眼看不清後面的船隻,視線所過之處波濤洶湧、斷崖壁立,令人驚心動魄。

險莫若劍,雄莫若夔。劍閣的險要他早已見識過,這夔門的雄奇壯觀,今日身臨其境的他是首次領略,卻是被這峽中的水深流急弄得目眩神迷,絲毫沒有了觀賞三峽風景的雅緻。

使團中有人比他還不如,如何攀、李毅等,沒有多少舟楫渡江的經歷,此刻只能抱著船桅吐得七葷八素,彷彿是要把這兩日喝的酒水都吐出來。

反倒是那個楊參軍,臉上最為淡定,腳步也甚是沉穩,這段大江估計他已行船走過多次,早已見慣不慣、泰然處之。

“使君,這段江水雖然湍急,但距離不長,船上都是走慣大江的船工,把舵妥當、無需擔憂,船隊很快就都透過了。”

最新小說: 末日異種 第二次元遊 執戈元聖 狐妖小紅娘:從前有棵相思樹 這個仙界有點崩 無限徵殖 火影之戰鬥狂潮 鳴威石 軍警無界 電影世界大抽獎 神探蒲松齡:紅玉 火影之淡定人生 黑水屍棺 明末狠帝,開局就逼崇禎退位 鬥仙永恆 遊戲王逝去的古國 星際爭霸蟲族之路 謎案追兇 神探蒲松齡:成仙 買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