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閣臣進宮面見太后,前後不到一炷香的時間。
從慈寧宮出來,陳循等人面色都不太好看,顯然是沒能勸服太后。
見左右無人,高穀低聲問旁邊兩人道:“兩位閣老,太后說的其他事情還能理解,可這天家公主要從何來?”
剛才,陳循以天家沒有適齡公主可以和親的理由反對,太后卻說她自有打算,自己不會信口開河,讓他們不必擔心。
神神秘秘的樣子,讓三位閣臣十分不解。
陳循苦笑一聲:“我也在琢磨此事,總不能憑空變一個出來吧?”
苗衷氣惱道:“不管怎麼說,和親是萬萬不能的,必須儘快將太后的態度告知百官,事不宜遲,遲則生變!”
三位閣臣出宮沒過多久,太后果真決定與瓦剌和親的訊息就傳了出去,一時間朝野震動。
在閣臣們的帶領下,百官們的勸諫奏疏如雪花般飛向慈寧宮。
歷朝歷代,都很忌諱後宮干政,孫太后在兒子朱祁鎮親政後,就很少沾染朝政之事。
看到堆積如山的奏疏,孫太后險些氣暈過去。
先前讓大臣們想辦法救皇帝,官員們陰奉陽違,都不肯盡力。
如今自己想到了辦法,他們卻百般阻撓,擺明了是在欺負他們孤兒寡母!
“燒掉,全部給哀家燒掉!”
孫太后緩過氣來,指著奏疏怒吼道。
李永昌苦笑道:“太后,燒了也沒什麼用啊,那些大臣正在宮門口等著,說是要求見太后呢。”
“這群無法無天的混賬!”
想起奏疏中的內容,孫太后就氣不打一出來。
什麼叫天子守國門?
什麼叫君王死社稷?
什麼叫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這明擺著是在諷刺皇帝!
堂堂天子不能守護江山社稷,以致大軍慘敗,陷京師於險地。
不但如此,就連皇帝本人都被瓦剌人擄了去。
在這種情況下,你這個皇帝就應該以死謝罪,現在不但不去死,反而還幫敵人叫門,不顧億兆臣民性命,簡直不配做皇帝!
孫太后惱怒之時,忽然想起一事,問道:
“為何大臣們奏疏中,有不少人都寫了那幾句話,難道抄錄某人的不成?”
這事李永昌早已打聽清楚,小心道:“回太后,奴婢先前就讓人去打聽了,得知這些奏疏中被大量引用的幾句話,是一位叫薛瑞的欽天監世業生所寫。”
孫太后咬牙切齒道:“一個小小的世業生,也敢狺狺狂吠,哀家遲早要撕了他的嘴!”
“太后息怒,待奴婢找個機會,幫您好好教訓他!”
見孫太后氣急敗壞,李永昌只得連連勸慰。
不久後,一名內侍匆匆走進殿中,將一份書信交到孫太后手中。
看到落款,孫太后罕見的緊張起來,顫顫巍巍撕開信封,展開信紙看了起來。
看了沒幾句,孫太后就感覺一陣目眩神暈,險些栽倒在地上。
“太后,您這是怎麼了……快傳太醫!”
李永昌被嚇的不輕,連忙衝殿中宮女內侍吼道。
等太醫用了針,孫太后才微微好轉。
不過,她像是受了什麼刺激,雙眼無神望著屋頂,口中喃喃自語:
“她為何不肯答應,是哀家給的條件不夠優厚,還是她的恨太深,不肯原諒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