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不足以讓南海部眾直接翻身,但卻大大減輕了受到的壓力。
項陽叮囑他們,不要急著報仇。
他們南下之時,剛剛幫著南海部眾一起偷襲了交州的大營,重創交州軍一部。
但受到這種教訓,交州軍也一定會提高警惕,南海部眾想要再次得手的話,一定要穩得住等待最好的機會。
項陽想起他們南下之時,看到交州軍出現在靠北方的地方,而且還在荊南四郡擴充套件勢力,說明鄭氏是想要向北進軍的,而且他們也跟海匪有所聯絡,必須要提防他們跟揚州的徐凌風化敵為友,團結一致地對付大涼軍。
交州向來遠離中原爭霸,存在感幾乎為零,但是項陽不會因此就低估他們。
交州軍若是直接往北進軍,直接與揚州軍合為一處,就可以得到揚州提供後勤補給,那麼他們同樣能發揮全部的作戰力量。
項陽要求南海部眾以情報為先,只要把情報收集好,早晚能得到反擊的機會,而且也能掌握交州軍的動向,及時告知大涼軍早作防備。
南海部眾仔細答應,這是陛下吩咐的第二件事情,他們無論如何也要做好,不能辜負陛下的期望。
大涼軍迎來了難得的一段平穩期,一直等到廬江和廣陵成為穩定的“後方”基地為止。
所謂的平穩期其實也只是相對而言,大江北岸,大涼軍要穩定內部,而徐州軍也無力反撲,造成了一定的和平景象。
但是在南岸,他們跟揚州軍之間衝突一直未斷。
徐凌風在大江之上吃了大虧後,已經完全失去了與大涼水軍爭奪大江主動權的能力。
他還沒有失去理智,不會在這種時候逆攻柴桑。
但他也不會讓徵召來的幾十萬壯丁白白浪費糧食,這段時間他全力建設防線,希望能在大涼軍進攻之前,把揚州經營得固若金湯。
揚州軍現在還真有這種潛力。
他們的防線與之前比,稱得上脫胎換骨。因為揚州後方工坊的生產,他們不惜代價地製造著炸藥與大型器械,完全仿照和針對著大涼軍的作戰方式。
假如大涼軍沒有火炮武器的話,面對揚州軍的新防線還真的無比頭疼。
即使是現在,因為他們的火炮產量問題,也不是能輕易洞穿揚州的防線。
易秋嫻在廣陵戰事已定之後,立即返回了柴桑,然後帶著少數精銳軍隊進攻揚州。
當然了,她不可能靠著少量的兵力就拿下揚州。易秋嫻的作戰目標並不是攻城掠地,而是破壞揚州軍的防線。
他們要建造各種工程,不可能靠著軍人戰士來做,只能依靠著壯丁,而那些壯丁是沒什麼作戰能力的,看到大涼軍的精銳,若是護衛的軍隊支援不及的話,就只能一逃而散。
大涼軍憑藉著手中的炸藥武器,可以快速把修到一半的工事完全破壞掉,不用害怕會被敵人的援軍纏住。
因為這支精銳全是騎兵,加上之前易秋嫻領兵進軍的時候已經把部分地方的地形掌握得
(本章未完,請翻頁)
很深,只要在這片區域作戰,就能做到來去如風,揚州軍根本追不上他們的影子。
幾天之內,就有多達五萬以上的壯丁被強行驅散,揚州軍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把他們追回來。
徐凌風聞之大怒,他立即增派援軍護衛,嚴密監視柴桑邊境,靠著大軍提前行動,爭取堵住大涼軍騎兵。
易秋嫻是何許人也,她在西涼作戰之時可是親自領軍與涼州最強大的騎兵周旋。
像揚州這樣的手段豈能瞞得過她?
易秋嫻非常敏銳地察覺到揚州軍的應對,沒有急著出擊。揚州軍想要完成工程,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而是得累月地在那裡駐守。
等到揚州軍稍有懈怠之時,他們再發起突然襲擊,雖然沒能再次驅散大量的壯丁,但卻幹掉了大量揚州軍戰士,這一次揚州軍傷亡多達五千以上!
長時間地與大涼軍交戰,不論是大戰小戰,揚州軍幾乎沒有得到勝利過,傳至軍中的訊息全都是某地方戰敗,又被大涼軍殺死了多少同袍。
揚州軍計程車氣越來越低,到後來,甚至已經不需要有戰報資訊洩露出來,軍中自行出現某些編造的謠言!
統軍大將非常清楚,到了這一步,軍心士氣處於非常危險的狀態,他們就算強守於此,也不敢保證何時會出大亂子。
明知道會引起主公的不滿,將領們也只能向徐凌風進諫,請求先把大軍撤回整頓。
徐凌風大感喪氣,但也無可奈何。
其實感覺到危險的絕不只是前線大營的將士們,徐凌風身在後方,也聞到了危險的氣息。
他已經在揚州之地徵調了太多的壯丁,而且把他們拉出來太長時間。
地方上的農田缺少青壯年進行耕種倒也罷了,關鍵是各地居民心中不安,開始出現流言,說是那些被拉走的壯丁已經勞累而死,連屍骨都被就地掩埋。徐凌風既不讓他們魂歸故里,還嚴密封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