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慘狀,甚至還出乎於他們意料。
整個碼頭區已經燒成一片白地,水寨外圍大量的船隻被燒被毀,正在沉沒之中,在它們完全沉入江底之前,甚至在這裡行船也會有不小的風險。
三大水寨真的已去其二了。
於白看到從各個方向聚過來的船隊們,臉色一片肅容。
他知道,敵軍能順利突襲平谷大寨,在這附近的水軍沒有一個稱得上無辜。
只不過他畢竟沒有權利代替主公直接下達處罰命令。
於白冷冷地下令道:“我軍主力船隊一分為二,一隊趕緊南下補上我軍防線,另一部隨我守在這條江道上,避免敵軍再次進襲。”
“同時,立即把這裡的情況上報主公,請他立即領主力回援,否則的話我軍大本營必將不保。”
……
與孫梟軍的沉重氣氛相對,大涼軍的氣氛則歡快許多。
他們在這一連串的大戰中,最大的損失就是項陽主動放棄的那十艘船隻。
雖然那十艘戰船也是他透過工匠辛辛苦苦改建的,還有十架投石機,不過相對於取得的巨大戰果,一切都是值得的。
楚家船隊成功偷襲了平谷大寨之後,並沒有順流南下,回到跟兩湖聯軍匯合的支流中,而是與大涼軍合在一起駐於沿江的水寨之中。
楚家姐妹當時還不知道兩湖聯軍的遭遇,只是因為她們臨行之時話說得很重,跟兩湖聯軍其他的老大鬧得很不愉快,所以不想直接回去,沒想到卻因此避過一劫。
事後,她們終於得知於白的水軍主力早就盯上了兩湖聯軍,都不由得感到一陣慶幸。
假如,她們沒有聽從大涼軍的合作提議單獨行動,而是跟兩湖聯軍混在一起,在於白髮起偷襲之時,只怕連她們的楚家船隊也無法倖免。
於白在荊州水道之上威名赫赫,即使是楚清清也不敢小視於他。
對於兩湖聯軍的遭遇,楚家姐妹並沒多少同情之意,如魏老大那樣的人,哪怕是死於於白的突襲,也只是自作自受,但是蘇卓老先生卻實在是讓人傷感,過去她們楚家船隊也曾經受到蘇卓勢力的照顧。
這也更堅定了楚清清等人與大涼軍合作,共擊孫梟軍的決心。
只靠著楚家船隊,現在只能迴歸兩湖避免與孫梟軍爭鋒,想要報仇的話,她們就必須藉助大涼軍的力量。
而項陽對於白並無畏懼之心。
於白的水軍指揮能力再強,也未必能應對他們革新式的水上作戰方式。
而且於白的兵力有限,並不足以改變整體戰局,他下令吳鎮江軍與大涼軍再次發起進攻,一定要搶在孫梟軍的主力回援之前,取得更大的戰果。
孫梟軍一連串的大敗,受到影響的絕不僅僅是水軍,還包括了陸上的守軍,哪怕高層將領對他們嚴密地封鎖訊息,眾將士也能從供應補充的頻率感覺到水上戰事已經不妙了。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