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她想到項陽乃是帶兵的將領,應該不會犯基礎的錯誤。
大涼軍雖是藉著許伯安的幫助才能攻下冬陵關,但是他們一路急進,險之又險地攻下漢中,卻非極有天分與魄力的將領能做是到。
孫月影說道:“既然陛下已經有了十足的把握,那這次把民女找來是因為?”
項陽笑道:“既然孫姑娘對於張越非常瞭解,想必非是尋常女子,應該對於軍略之事,多有注意,那對於其他的漢中軍事,也有所瞭解了。”
孫月影謙虛地道:“我平時好遊歷,只要是在漢中之地,我的家人也不會反對,而且平時我也會聽父兄他們談論漢中戰略等事。”
頓了一頓,孫月影主動地說道:“不過,在談論之事,即使是父兄等男子,見解也都不如我!”
孫月影一直給人謙和的姿態,沒想到還有這樣的一面呢。
項陽知道,孫月影必定是對這一點非常在意甚至是得意的。
這其實與個人的性格無關,而是在大涼之時,男性是佔據著絕對的主導,女性關注軍政之事,本來就是異類,更別說還想要有所建樹了。
孫月影只怕也沒少被潑冷水,但是她一直堅持了下來,並在這種關鍵時刻,為孫家的興衰存亡,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本章未完,請翻頁)
項陽跟孫月影越是接觸,對於這個女子就越是欣賞,而且他也發現,孫月影與易秋嫻雖然是不同的型別,但是她們在某些方面,真的很像。
孫月影以她的角度,對項陽說明了對漢中軍事的認識,特別是對於很多將領的認識。
對項陽來說,這些情報非常關鍵,他畢竟不可能只憑著許伯安的一番話,就做出決定那些將領命運的決定。
許伯安也有自己的利益與立場,他的確為項陽立下了大功,但也只是一員功臣而已。
當然了,對孫月影也是一樣,他會更加平衡地看待兩人的觀點。
……
張越軍以極快的速度,決定了接受項陽的條件,全軍投降,同時也需要大涼軍對漢中軍進行接收。
所以,張越順理成章地提出了進行軍前受降的儀式,同時也是藉此向漢中軍表明,他們已經是大涼朝廷的一員,他們將來要效忠的,就是陛下!
項陽對於這樣的提議自然不會拒絕,不過他只是進行了少許的改變。
這個受降儀式,若是在漢中城中進行,必定會更加有意義。
張越這下子,真是喜出望外了。
他苦戰多日都無法攻破的漢中城,現在要向他的大軍開啟大門了。
張越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趕緊答應了項陽。
在他看來,項陽必定是接到他們願意投降的說法之後,已經鼓出望外,忽略了最基本的防備。
那麼,就讓項陽好好地為他的得意付出代價吧!
張越把這次交戰的各種細節,都向手下將官們做出說明,這一戰,他們雖然擁有著兵力的優勢,但也絕不容有失。
數萬漢中軍排著整齊的陣列向著漢中城走去,他們紛紛在城門處丟下了長矛,但是私下裡,都在衣甲之內藏有短兵器。
只要張越一發號施令,他們就負責利用短兵器糾纏住守在城門處的大涼軍,而且憑著兵力與突然發難的優勢,強行進攻城頭。
雖然短兵器作戰還是有劣勢的,但是隻要能保證城門不在第一時間關閉,後面那些還沒有丟掉兵器的將士會立即湧入城門,還有持弓銳士全力向城頭的大涼軍進行壓制。
萬事俱備,只等發難之時。
張越的心情無比激動,明明快要被逼入絕境,但是他卻得到了最好的翻盤機會。
這一戰之後,不僅他們漢中軍能收復漢中城,再集中優勢兵力,不惜代價的攻下冬陵關,這樣就恢復了關中據險而守的態勢。
更關鍵的是,大哥已死,這次能收回漢中的話,他張越就是名正言順的新“漢中王”,到那時,就更能順心順意地達成他的野心,集中整個漢中的力量向外擴張作戰!
張越壓下心中的激動,看到了已經有接近五千人進入城中,這樣的兵力足夠了!畢竟留有長兵器的將士越多,他們的作戰能力也就越強。
就在此時!
張越給手下親衛打了個眼色,他立即彎弓將一隻響箭射向半空,箭響之聲響徹數里,所有的將士都明白,動手的時機到了!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