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我:大明戰神朱祁鎮 > 二十六章 投機者徐珵

二十六章 投機者徐珵 (第2/2頁)

土木堡之變之後,他是第一個提出南遷避禍的大臣,而且早早送走了家眷。

後來景泰朝時,官途不順,以為是于謙從中作梗,遂與于謙結下死仇。

後來代宗病危,此人內聯太監曹吉祥,外聯武將石亨,悍然發動了奪門之變,將太上皇的朱祁鎮重新扶上大位。

奪門之際,攛掇著朱祁鎮誅殺以于謙為首的國家功臣,殘害家眷,竊居首輔,結黨營私,使得景泰朝的中興曇花一現。

最後惡有惡報,被李賢將了一軍,失了聖寵,一貶再貶,流放雲南,直到成化朝才被赦免,鬱鬱而終。

可以說,徐珵徹頭徹尾都是一個投機者。

而此時的徐珵,卻是一副大義凜然的模樣,正氣說道:“太子,乃是國本,循禮法大義所在,祖宗法度,

然皇長子幼弱,此等江山危及局面,臣恐皇長子難當天下萬民之望。

陛下北狩,人心浮動,此刻若冊太子,難免人心惶惶,百姓不安,上下揣測。

陛下如今年富力強,日後皇后有子,這名分何定?

臣以為等天子回京,再行冊立之事,方安群臣百姓之心。”

徐珵給出了理由是就算立了皇長子,一個兩歲的娃娃,能對大局有何補益?

孫太后早有對策:“皇長子以記在皇后名下,送入坤寧宮交與皇后養育。

皇子年幼,無法理政,自是需要人輔佐。

郕王監國有方,陛下回京之前,朝廷政務皆由郕王處置,郕王監國輔政。”

孫太后做出妥協,退讓一步,郕王可以獲得權力,但必須是先立了太子,保證了皇位的傳承,哪怕皇帝真的出了什麼事,新君,一定是皇帝的兒子。

這是孫太后的底線。

甚至,孫太后也能接受郕王再進一步,但是追根到底,最後帝系必須在自己兒子這一支。

哪曾想到,徐珵居然咄咄逼人起來:“郕王乃是監國,如今陛下不幸落入敵手,局勢危及。

臣徐珵進諫,當有郕王總攝大政,總理大小事務,監理百官,方可使得朝堂上下一心。”

總攝大政,攝和輔,一字之變,大不一樣。

徐珵的意思,是將所有大權交給郕王,一切由郕王做主。

孫太后的輔政,實際上是將權力交到太子手裡,只不過太子年***由郕王行使。

這一字之變,權力的中心就截然不同。

徐珵並不滿足於此,繼續說到:“聖母娘娘乃是後宮之主,祖宗有言,後宮不得干政,娘娘本不該插手朝政,朝堂之事,當有郕王做主。”

這是公然孫太后要權了。

孫太后臉色陡然一變,瞧著徐珵那副理所應當的嘴臉,肺都要氣炸了。

殿內不少人倒抽了口涼氣,連這種話都敢說出,這個徐珵瘋了不成。

朱祁鈺眸子裡閃過一絲驚異和笑意。

這個徐珵,還真的給他意外之喜啊。

當初土木堡的訊息傳來,他是最早給自己書信表忠的人,字裡行間,都是願為自己鞍前馬後。

孫太后怒極而笑:“奸逆,皇明祖訓有言,我大明以嫡長子繼承,無嫡立長,兄終弟及。

忠君愛國,你都讀到哪裡去了?”

未曾想到徐珵絲毫不懼,聲音提高八度,當眾頂了回去:“祖宗之法不可變,我等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

如今大明江山不穩,大明需要一個能讓百姓朝臣信任的長君。

皇子年幼,國無長君,大明前途堪憂。

臣絕非違背祖宗法度,當使郕王主政,待天下太平再立太子也不遲。”

孫太后心中冷笑,若是讓他朱祁鈺總攝大政,我孫子的太子還做的穩嗎?

最新小說: 買宋 無限之量子永生 一覺醒來,孩子三歲[七零] 女配飛升後全員後悔了 好孕小兔穿七零,絕嗣大佬掐腰寵 薄櫻鬼之花水錄 那黑夜來自星辰 戰死的丈夫回來了(科舉) 零心入君衣 快穿文裡的嬌軟美人 神偵追兇 糙漢與嬌花 神級獵殺者 仙遊亂世 懸案迷蹤 戰艦締造師 雙面小妾 我的時空穿梭手機 追蹤師 前男友他帶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