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覺輕輕的嘆氣,他真的擔心慕清竹一個控制不住,徹底暴怒。
“次年二月,金國使者過來催促宋徽宗發兵,宋徽宗有意拖延,直到八月,才寫了封模稜兩可的國書,把金國使者打發回去,以致金人以為宋朝毀約,為雙方之後的爭端,埋下禍根。”
“這就叫兩邊都得罪個遍,你不死誰死?”
感受著慕清竹呼吸微促,蘇覺忍不住在心底吐槽,沒把這句話說出口。
“宣和四年初,金兵接連攻克遼國中京和西京,天祚帝逃往夾山,遼國滅亡已成定局,直到這時候宋徽宗才決議用兵。”
“這年四月和七月,童貫,蔡攸,兩次率軍攻打燕京,結果不僅全都大敗而歸,多年積攢下來的糧草,還有軍需,也都因戰爭,而消耗殆盡。”
“宋朝的腐朽無能,被金國看在眼裡,宣和四年底,金兵佔領了燕京,事情的結果不同於約定,金國當然不可能履行原約。”
“幾經交涉,金人才答應,讓宋朝收回燕京,及其所屬的六州之地,條件是宋朝不但要把,每年給遼國的五十萬錢歲幣,轉給金國,還要迦納一百萬貫的燕京代稅。”
“金兵撤退時,把燕京人及錢財,全部席捲一空,宋朝付出巨大代價,買回的只是幾座空城!”
“然而,宋朝君臣,不但沒有吸取教訓,反而沉浸在巨大的虛幻勝利喜悅中,彈冠相慶,以為天下從此可以,高枕無憂了。”
旁白聲音落下的瞬間,慕清竹痛苦的扭過頭。
她心裡清楚,金國之所以願意和談,本質上是因為他剛剛覆滅遼國,同樣元氣有傷,朝局未穩,需要時間休養生息。
這時,大宋送上去的錢財,幾乎就是他最好的養分,待得其傷勢痊癒,這頭餓狼,終是會南下的!
這點,就連她都看得出來,徽宗究竟昏庸到了什麼地步,還看不出來?
“第二年,已經降金的遼將張覺,在平州起兵反金,利慾薰心的宋徽宗,企圖透過招誘張覺,撈回平州,這違背了宋金協議,金人必然大怒。”
“宋徽宗不做好,援助張覺防備金人的準備,張覺迅速被金人打敗,逃到燕山,宋徽宗親筆委任狀,被金兵繳獲後,金人大怒,前來要人。”
“宋最初還想抵賴,後又被逼無奈,只能殺了張覺,把他的頭,連著他的兒子,交給了金國。”
“宣和五年八月,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去世,其弟完顏吳乞買繼位,是為金太宗。”
“宣和七年二月,金兵俘虜天祚帝,遼國殘黨,基本肅清,戰爭掠奪來的財富,使得金國的貪慾,無限膨脹。”
“而既腐敗無能,又繁榮富裕的大宋,很快便被他們所盯上。”
“宣和七年十月,金國兵分兩路,大舉南侵,試圖直取晉陽,翻越燕山。”
“金太祖野心勃勃,一邊派兵攻打,一邊讓使者前來勒索,這成為此後,金對付宋的一貫手法,屢試不爽。”
旁邊短暫停駐,蘇覺輕輕搖搖頭,他有時候真的懷疑,趙佶有沒有讀過六國論。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的道理他不懂?
他腦子怎麼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