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國受盟合縱的訊息,一時間令四國的軍心士氣大為高漲,同時更震懾住瞭如齊國、宋國這等欲趁火打劫的宵小之輩。
而這次五國劍鋒所指物件,秦國,便顯得不是那般好受了。
咸陽,秦王宮。
“王上,相邦、公子疾於殿外求見。”門外的宦者出聲稟告道。
“讓他們進來吧。”嬴駟回道。
這幾日秦國的朝堂之上,群臣一直在為是戰、是和而爭論不休。
欲戰者無退敵之策,欲和者卻讓拿張儀去向列國贖罪。
受輿論的影響,秦王嬴駟最初那強硬而果敢的心,也首次發生了動搖。五國攻秦,他秦國又該如何抵擋。
“王上,而今還在猶豫是戰還是和嗎?”贏疾入殿當先開口問道。
嬴駟沒有回答他,依舊低著頭、看著手中的簡書。
“王上此時應該要替秦國著想啊。”贏疾說道。
嬴駟放上手中的簡報,神色疑惑道:“汝這是何意?”
“臣觀王上今日之態,盡顯頹廢之色,讓人看了隨有不振。”
“寡人有頹廢嗎?”嬴駟說著便站起身來,顧自道:“嘿,頹廢。這幾日,邊地的簡報都快堆滿寡人的寢宮了,爾等若是說出一個能退五國攻秦之策,寡人還會頹廢嗎?”
“王上,要退列國攻秦,便只有戰。唯戰我秦國才可得全,王上既然選擇了對列國一戰,且秦境之內已經開始招兵,此時王上便不能有任何猶豫退縮!”贏疾鄭重道。
“戰?戰便一定可以勝嗎?”嬴駟道。
“王上……”
嬴駟抬手製止了對方接下來的話,轉頭對著張儀問道:“相邦有何高見。”
對張儀使楚而敗歸,嬴駟並沒有選擇責備對方。因為他早就料到了楚國的站位。能爭取到了自然最好,爭取不來也別無他法。
“戰則玉碎,和則苟全。各有利弊,臣不敢妄言。”張儀揖道。
“說!”
“當戰。”
嬴駟驟然回頭,目光凝視著張儀:“相邦主戰?”
“別無他念,務必求戰!”張儀擲地有聲道。
“五國聯軍,車乘有萬,帶甲數十萬。秦國如何能戰?若戰敗又該如何?社稷或亡,汝這是要寡人拿秦國社稷來賭嗎?”嬴駟厲聲道。
張儀毫不畏懼道:“戰未起,勝敗尤未可知。王上想過沒有,大肆舉兵的列國也有同我秦國一樣的顧慮啊。”
“他們又有何顧慮,五國現在興師動兵,士氣高漲,他們怎麼會有敗兵的顧慮呢?”嬴駟嘆道。
“王上這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秦國自實行商君新法以來,國力大增。復河西、奪上郡、破魏韓、戰齊楚。雖有晉陽一敗,亦不過是為三晉背刺所導至。但晉陽雖敗,我秦國的底蘊卻還在。五國此次合縱伐秦,不也是怕我秦國繼續坐大,方才猝然起兵的嗎?”
嬴駟搖了搖頭:“蘇秦、犀首奔走多年,怎可說是猝然起兵。”
“嘿,奔走多年,方才聚眾成事,此舉正可說明列國對我秦國之畏懼啊。”
“王上,敵之所懼,我之所倚啊。倘若此次求和,秦國定將會被鎖死於關中之內、大河以西。秦國數代、數十年之心血將付之東流!”張儀深揖道。
嬴駟上前重重拍了拍張儀的肩頭:“好,相邦一番話,盡掃寡人心中之憤滿。秦人當為玉碎,不為瓦全!”隨即轉頭對著獨臂的弟弟道:“贏疾,汝即刻趕赴藍田大營,集兵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