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到最後他也想明白了,如果有邀請他就接受。
他會的東西太多太多,但論起真正愛好來也就書法這一樣了。總在這個圈子外面晃盪也不是事兒。
再說,他不是美協專業書法家,又是個‘小不點’,風險應該不大。
如今看到這封掛號信,他覺得自己的會員資格穩了。雖然是第一次發表作品,但《畫報》這種級別的刊物選登,已經足夠證明‘優秀’了。
兩世為人,第一次加入美協這種‘專業協會’,會不會觸發一次人生成就獎勵呢?如果有,那兩幅字就不是一魚兩吃了,是三吃了!
參展一次,登報一次,加入美協再來一次,這些都是他的人生‘第一次’。三次人生成就。
他拆信時小北就在身邊,她拿著通知看了幾遍後美滋滋地說道:“這個月我要買上十本《畫報》。”
杜守義假裝臉一板道:“你個敗家娘們,十本得花多少錢啊?打電話讓他們報社送。”
兩人正在說笑的時候鄧科長來上班了。
“聊什麼呢?這麼高興?”
“鄧叔叔早,《畫報》來信了,守義那幅字這個月上報。”
“呦?!那可是大好事啊?我看看。”
...
彷彿為了印證他的猜測,到了上午十點。
“叮,宿主今日簽到獎勵為,‘致美樓’一魚四吃X5。”
‘一魚四吃?妥了。’
看到獎勵杜守義知道他一魚兩吃,甚至三吃的謀算成功了。但他不知道的是,確實有‘第四吃’,而這‘第四吃’才是整條魚的精華。
到了午休時間,杜守義獨自去了趟廖家窪,給姑媽掃墓。現在那裡是座空墳,就沒必要折騰守桂、小北跑一次了。
在廖家窪村口,杜守義意外遇上個熟人,一個衚衕裡的胡師傅。
“您今兒不出車?”
“嗨,禮拜天活多,我今天先來拜祭一下。你呢?今天不上班?”
“一樣,禮拜天要跑的地方太多,今天先來給姑媽上墳。”
他鄉遇故知挺有意思的,兩人站在那兒聊了好一會兒才分了手。不過一轉身,杜守義意識到自己有些小麻煩了。
胡師傅是衚衕裡的人,他是知道衚衕裡發年貨這件事的。如果廖家窪一樣有清醬肉、燻雞這些年貨,那很容易就能把兩件事聯絡到他頭上。百密一疏,要穿幫了。
事實上,胡師傅在回城的車上琢磨過味兒了。他今天聽堂弟說起過年有醬肉燻雞的時候還覺得挺巧,不過在村口遇上杜守義後一切就都明白了。
“原來是他?!”
胡師傅覺得自己汗毛都豎起來了,他發現了個‘大秘密’。
一通百通,這下他連在一塊兒,全想明白了。
為什麼自己每年都會有一份年貨?他一個人吃飽了全家不餓,遠遠算不上困難戶。他和婁小娥也只打過一兩個照面,根本不認識,人家犯不上搭理他。能惦記著他的除了杜守義沒別人了。
“怪不得!那他和婁小娥?...也不對,人物件在一個院住著,同進同出的好著呢,兩人不可能有不清不楚的...”
胡師傅琢磨了一路,最後只能感嘆一句:“這爺們...真是個人物!”
胡師傅決定幫杜守義隱瞞下這件事,可杜守義本人還不知道。他想來想去,只有等明年春節不再供應了,這樣才能把自己擇出去。你看?婁小娥走了,年貨也沒了,果然是她幹得吧?!
不過...衚衕裡的那些老弱.......
------題外話------
感謝書友‘樂而不予’打賞,讓您破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