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裡有了錢,杜守義專程去了趟大興,收了幾百斤好瓜。
老京都人講究‘不時不食’,但說穿了還是因為沒這條件,吃不著葡萄在說葡萄酸呢。
以前冬天,暖洞子的黃瓜都賣到金價了,黃瓜是冬季作物?
杜守義現在有空間,有錢,他就可以浪著來。西瓜,西紅柿,嫩黃瓜等等,這些夏季菜果他儲存了一大堆。
這些光用錢還不行,現在每人每天配給二兩蔬菜,基本是蘿蔔、土豆、大白菜這老三樣,黃瓜都不多見。杜守義也是跑了京郊不少地方才搞到這些。
費那麼大力值不值得?當然值得。
一到冬天,京都滿城的大白菜味兒。他和龔小北關起門來,圍著火爐啃個西紅柿,那是什麼感覺?
杜守義換了晚班後,最高興的是寧建國和寧偉。在暑假末末了那幾天,他們哥兒倆天天來,來了就找杜守義對練。
寧偉太小來回不方便,杜守義索性讓他在小北這裡住下,讓寧建國騎著小北的車每天來回,也正好鍛鍊一下身體。
昨天剛把兩個小祖宗送走,今天他總算清淨下來了。閒來無事,當然想著到黑市再去浪一浪。
杜守義手裡的字畫按說足夠他琢磨好幾年的了,單單米芾和趙孟頫的那兩張貼都吃透,他可就了不得了。可人總是有些小貪慾,說不準在黑市又能尋摸到什麼呢?
去黑市前杜守義先去了趟金家小院所在的街道,辦完所有手續,預交了五年房錢。私房也是要交錢的,每個月兩分,相當於物業管理費。
小院左手住著一家四口,女主人裹著小腳,山東口音很重,可能是十幾年前填補‘空缺’時遷來的。
山東大嫂很熱情,知道杜守義不能過來常住,就答應幫他看著房子,保證不讓人禍禍了。杜守義今天來也順手給人送了點西瓜。他也沒想到,在這裡還能處下個不錯的鄰居。
與大嫂聊了會兒後,杜守義倒有了些想法:能不能在這兒物色兩個人,把他那小碗換老瓷器地想法做起來?小院不正好是個現成的倉庫嗎?
從小院出來後他就一直想著這問題,沒想到在衚衕一拐彎遇到個熟人,是康常青。
“叔,您怎麼在這兒?”
“哦,常青啊!”杜守義說完這話立刻感到自己老了不少。他和康常青可是同歲,卻一直被人‘叔、叔’的叫著。
“我在這兒轉轉,你幹嘛來了?”
“呵呵,看個朋友。”康常青知道杜守義不太喜歡這裡的調調,含混了一句。
過後他高興的說道:“叔,我考上了,人家正在政審呢。等政審透過,我就是話劇團學員了。”
“哦,考上了?!”杜守義也為他高興,“這得好好慶祝一下。”
“還想著這兩天去找您說這事兒,沒想到在這兒碰上了。”
杜守義想了想道:“那你定個時間,把你哥一起叫上,我請你們喝酒。”
“哪能讓您請啊?!...”
杜守義打斷了他,道:“這是早說好了的,再說你這事兒確實值得慶賀一下。”
康常青又推脫了一番,被杜守義按下了,這件事就這麼定了下來。
接著康常青陪著‘叔’一起去黑市逛了圈,這裡離他家不算太遠,有些他認識的街坊也在黑市上討口飯吃,所以他對這裡比杜守義熟悉太多了。
杜守義應付著,心裡卻在暗歎:‘七萬人大掃蕩’之前,看來這裡是不能來了,誰知道剛才康常青介紹的那幾個裡面有沒有送勞教的?要是把他給供出來那可就難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