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太空殖民地的加速開發,地球變得越來越適合人類居住。
深空回來的Hipparchus,竟然感覺不適應。
經過一段時間的身體和心理的康復治療後,深空議會關於天蠍座HR6424Bw行星光帆失蹤事件開始組織調查。
Hipparchus作為證人作證,一遍又一遍地陳述光帆執行深空任務的細節,接受質詢。
調查委員會官員們都長著大嘴縫,說起話來慢吞吞地像是爬動的蛇,撕扯著Hipparchus的耐心。走出聽證會,他便掉進了媒體的油鍋,記者們沸騰得好像處於臨界狀態的粒子。
數番作證之後,證詞只是機械地重複,Hipparchus出庭次數逐漸減少。
委員會到底得出了什麼結果,Hipparchus也不太關心。只是聽說,光帆失蹤事件調查牽扯出對第五次世界戰爭真相的調查。在該調查中,桑尼、史蒂夫等宇航員因為在媒體中作虛假陳述,退出深空任務6個月。
幾個DSF現任董事因為偽造戰爭嫌疑被深空議會起訴,但是,媒體估計定罪的可能性不大。
&ner作為前阿爾伯特深空動力公司的董事涉案,向深空議會繳納了罰款。Simer的DSF獨立董事職務被解除,只保留了宇航資訊中心負責人的職務。
第五次世界戰爭的真相調查波及西曼。
岌岌可危的DSF為了穩住局勢,維護共同利益,緊急召開股東會,表決透過小安德烈成為新一屆董事長,取代了西曼。
Hipparchus也不記得過了多長時間,宇航中心派他到資訊中心,從事太空“多體機器人”監測和太空事故檔案保管工作,暫時退出太空任務佇列。據說這是出於對他的健康和康復狀況的考慮。
“多體機器人”是人類早期探索近空殖民地的工具,以老安德烈公司的研發機器人最為典型。
老安德烈的太空自動化公司用攜帶器材、零件和原材料的大推力運載工具將第一代機器人送入太空。當航天器到達目標星球,根據事先設定的程式,第一代機器人進行探礦,向地球發回勘探資訊。
對於那些資源富集的星球,老安德烈公司追加機器人進入太空,運回礦產資源。
第一代多體機器人建立太空基地,利用太空資源製造第二代多體機器人。同時,根據人類指令或人類設計好的程式,第一代機器人將載有第二代多體機器人的航天器發射到太陽系外的深空。
第二代多體機器人把更廣闊的深空資源和資訊發回太陽系,並在太空中進行自我複製,探索更廣闊的深空領地。
隨著超距資訊傳輸和載人高速航天器的出現,第一代多體機器人不再參與近空計劃,被直接進入太空的自然人類取代。
當載人超高速航天器以大空間尺度進入更遠深空的時候,第二代多體機器人的工具使命也結束了。
被技術進步淘汰的近空第一代多體機器人數量龐大,密集地分佈在太陽系。
由於往來於太陽系內外的星際活動越來越頻繁,第一代機器人造成的航天事故逐年增加,DSF統一全球航天資本之後,迅速在重要的太空礦區建立太空自動化處理工廠回收第一代多體機器人。
同時,回收第二代機器人的處理廠也開始在太陽系外建造。
進行回收工作同時,DSF必須對機器人實施監控,進行資料採集,防止太空事故。DSF根據《深空開發協議》把這個工作委託給了深空宇航中心的資訊部門,組成專門機構——深空資訊中心,對空間機器人帶來的風險進行預警。
最開始,在資訊中心,Hipparchus負責監控第一代多體機器人周圍的天體事件,對那些還在使用的一部分第一代機器人活動範圍進行遙控調整,避開小行星、太空石塊等等威脅。深空機器人無線電資訊監控也是他工作的一部分。
後來,由於Hipparchus的睡眠問題,資訊中心讓他彈性工作,根據某時間段內積累的太空機器人資料,不定期做出報告即可。
隨著機器人回收速度加快,加上天體事件、機器人裝置損耗和老化,能夠傳回資訊的第一代多體機器人數量逐年下降,需要處理的近空機器人資料量越來越少。
最終,這是一份輕鬆的工作。Hipparchus的生活變得悠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