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有人發現,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也不會想著改動。
即便是有如宋朝王安石那般的人想要改動,也會因為觸犯龐大的利益集團,而阻力重重,難以施行!
大明的制度很大一部分是唐、宋、元的延續和繼承。
底子本身就是漏洞百出,再縫縫補補,又能有多大的效果?
朱元璋想到這,看向朱標,語重心長道:
“你成天與百官們待在一起,所見所聞,皆是百官想讓你看見,想讓你聽見的,有這樣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
“但咱告訴你,萬事萬物不能光聽百官們如何講,還有多聽聽百姓們如何講,多到民間去走一走,看一看,方才能有自己的判斷。”
朱標聽見這話,心裡有些疑惑。
不明白父皇為何突然跟他說這些話。
正要應聲稱是,還沒開口,就聽見朱元璋又丟擲了一個問題。
“就在半個時辰前,方修給朕問了同樣的問題,朕也同你一樣,不知這天下百姓為何困苦,只能將原因歸咎於貪官汙吏太多!”
朱標心頭一跳,有些害怕,胡惟庸案剛剛了結,父皇不會又要大開殺戒吧?
“父皇.......”
朱標猶豫了一下,還是想要開口勸阻。
朱元璋卻是瞪了他一眼,沒好氣道:“讓咱講完!”
朱標見狀,也不敢再說什麼。
朱元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潤了潤喉嚨,繼續道:
“可你知道方修那小子是怎麼說的?”
“他告訴咱!咱整治貪官汙吏,已經卓有成效,在歷朝歷代中,咱大明的貪官汙吏已經算是最少的了!”
此話一出。
朱標總算鬆了口氣,在心裡暗暗感激方修。
心道:
“御史今日在朝會上彈劾靖安侯,他非但沒有記仇,反而仗義執言,為百官說話。”
“這等仁義,實在教人佩服!”
朱元璋沒注意朱標的表情,用威嚴的聲音繼續道:
“然後他告訴咱,咱大明之所以有這麼多的窮苦百姓,貪官汙吏、士紳豪強只是其次!”
“最重要的是,朝廷的制度有問題!”
“有大問題!”
此話一出。
彷彿有一道雷霆批在了太子朱標的頭上。
震得他有些恍惚。
用懷疑人生的語氣,喃喃自語道:“朝廷的制度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