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丞相好,還是有個賢相好?
方修微微一怔,沒太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朱元璋見方修一臉茫然,卻哈哈大笑起來。
“好了,跟咱說了這麼多,估摸著你也累了,回去歇著吧。”
方修聽了,起身行禮道:“那臣就告退了!”
朱元璋點點頭,提醒道:“給你的安溪貢茶,別忘了帶上。”
方修笑道:“謝陛下!”
說完,轉身離開了乾清宮。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深邃的目光看著方修的背影,滄桑的臉上露出沉思之色。
片刻後。
他終於做出了決定,吩咐一旁的宦官道:“讓太子來見咱!”
“是,陛下!”
宦官領命離開。
一炷香的時間後。
太子朱標來到了乾清宮,行禮道:“兒臣參見父皇!”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開口問道:“今個兒朝會上發生的事,標兒可聽說了?”
朱標點頭道:“韓國公同兒臣說了。”
朱元璋又問:“對於靖安侯方修,你怎麼看?”
聽見這個問題。
朱標的臉上露出一抹崇敬之色,道:“靖安侯高風峻節,大公無私,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實乃兒臣學習的榜樣。”
這個評價可以說非常高了!
要知道,太子朱標現在才二十五歲,跟方修差不多大。
面對一個同齡人,給出這樣的評價。
可以看得出來,朱標是真心認可方修的品行。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話鋒一轉,忽然問道:
“標兒,咱問你,你可曾想過,咱大明立國至今已有十三個年頭,這天下為何還有這麼多的窮苦百姓?”
這是方修問朱元璋的話。
被他直接拿來用了。
朱標聽了,眉頭微微皺起。
他很想說:如今的大明國正是國富民安,物阜民豐的時候,窮苦百姓只是少數。
但轉念一想。
近些年,各地的農民起義頻繁發生。
朝廷經常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在平息叛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