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後。
乾清宮,暖閣中。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看著面前俊朗的青年,眉目間盡是溫和。
“方修啊,咱問你,那新式火銃能不能量產?”
方修回道:“回陛下,新式火銃還有細節需要完善,大概十天後才能量產。”
“好,那咱等著你的好訊息!”
朱元璋聽見這個回答,滿意的點了點頭。
然後站起身,提起爐子上的茶壺,走到方修的面前,給他斟了一杯茶。
“咱知道你不愛喝酒,這是安溪縣呈上來的貢茶,咱親自給你泡好,喝了暖暖身子。”
方修忙不迭地起身,道:“陛下,您折煞臣了。”
“你研製出這新式火銃,讓咱大明王師有機會更進一步,開疆拓土,這等功績,莫說是咱給你泡茶,就是給你封個國公,你也受得起!”
方修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麼。
還沒開口,就聽見朱元璋道:
“好了,這裡沒有外人,莫說那些客套話。”
方修想了想,也沒再矯情,道:“謝陛下!”
朱元璋又道:“這安溪貢茶,咱這裡還有十兩,你愛喝,走的時候都帶上。”
方修聽了,臉上露出笑容道:“那臣就謝陛下賜茶了!”
朱元璋回到龍椅上,看著面前的方修,臉色忽然變得嚴肅,沉聲道:
“這改進的火銃是國之重器,朝堂的制度更是如此。”
“之前在書院,那娃子告訴咱,你說朝堂的制度有問題。”
“當著百官的面,咱不好問,你現在跟咱說說,咱大明朝廷的制度,有什麼問題。”
方修聽見這個問題,臉上露出沉思之色,一時間竟不知道從何處講起。
作為一名歷史學碩士。
對明朝各種制度存在的問題,自然是十分熟悉。
怎樣改革能讓這些問題得到緩解,甚至解決。
他心裡比誰都要清楚。
問題是!
這些話,不能當著洪武皇帝的面說啊。
別的不談,就說洪武十三年基本已經成形的幾種制度。
衛所制度、賦役制度、戶籍制度、宗藩制度。
以及即將發生的,取消中書省及丞相。
這些都存在很大的問題,間接甚至直接的導致了明朝後期走向滅亡。
這些,方修能說嗎?
不能!
因為這些制度都是朱元璋親手確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