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起義的擴大,反抗暴元的聲音越來越強烈。
元朝各地政府惶恐不安,紛紛具表上奏請求朝廷派遣大軍支援。
結果傳來更令人恐懼的訊息。
明教教主孤身入京,仗劍殺入九成宮闕,誅滅元至正帝及其黨羽,梟首而去。
這不是叛軍的謠言,而是元朝官員們自己的訊息通道傳來的訊息。
真實性毋庸置疑。
“不可能!”
王保保一掌拍碎茶杯,怒聲道:“皇宮大內高手無數,憑他一人如何敵得過千軍萬馬?”
“這定是叛軍散步的謠言,眾軍膽敢散播謠言者立斬不赦。”
話雖如此說,可他的手掌忍不住顫抖起來,心中生出莫大的恐懼。
此時他正陳兵陝西行省,跟著老前輩歷練資格。
若非如此,只怕會在京城被易輕塵一同摘了腦袋。
別人不瞭解易輕塵的可怕,他卻知道的一清二楚。
“天下守衛最嚴密者莫過於皇宮大內,莫過於天子皇帝,而他竟能硬生生殺進大內害了皇帝陛下……”
王保保感到由衷的恐懼:“這樣的敵人還怎麼打?就算我策略再強,只要他找上門來將我殺了,哪些策略還有什麼用?”
“我朝敗局已定,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保留我蒙元的火種。”
王保保的目光上移,最終停在蒙古族發跡的大草原以及嶺北行省。
哪裡地勢開闊,人煙荒蕪,最適合躲避敵人。
只有撤到那裡,讓自己變得行蹤不定,才能將易輕塵甩開。
未戰先怯,未戰先逃。
不僅是王保保如此,其他的元軍將領亦是如此。
如此一來元軍雖然勢眾,又豈能是義軍的對手!
往後的日子易輕塵親率大軍往外徵殺,每戰必定身先士卒,與士兵同甘共苦。
他神功蓋世,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無人可擋,有英武光環加成。
平時和藹可親,樂於提攜屬下,培養屬下,關心屬下的生活。
眾人皆樂為他所用,對他分外信服。
加上易輕塵推行戰功制度,無論親疏只以戰功作為晉升依據。
隨著戰鬥的次數增加,許多精英人才從義軍中冒出,填充到明教的各個體系,義軍的整體架構趨於完善,戰鬥力越來越強。
短短三個月的時間,易輕塵帶領大軍轉戰河南江北、江浙、江西三個行省。
幾乎是三天一大戰,每天一小戰。
短短三個月就經理百餘場戰鬥,義軍從上到下都飽經戰火歷練。
在不斷的戰鬥中,易輕塵本以達到巔峰的武功再次增長。
他在戰鬥中逐漸領悟到精神力與真氣的配合使用方法,也就是可以將傳說中的‘氣勢’實質化。
在對敵時,他將真氣與精神合為一體,調動起濃厚的殺氣。
非常多的情況下,易輕塵將殺氣放出,對方就直接落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