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涼心中暗暗驚訝,這溫玉初只是嗅了嗅這無味的丹藥,竟然便能分辨出並非是金風玉骨丹,可見其靈濟閣主之尊,絕非浪得虛名。
坐在床上的陸小涼,頷首笑道:“確實,這金風玉骨丹和大陽丹,都是大熱之藥,正是因為煉製時下了大火,才將本味燒的透徹,故而無味。不過想要分辨也不是很難,金風玉骨丹從外看來,彷彿隔有雙層,其實是因為兩種藥物的不相容,強行融合所致,外似玉層,內如麻陶,那才是金風玉骨丹。而這大陽丹,則沒那麼花哨,只是外表有一層金光而已。”
“那為什麼會有金光?”溫玉初淡淡的問道。
陸小涼似乎早就想好了一樣,隨口答道:“因為大陽丹中加了金光草,壯陽補氣用的,那草在道家捉鬼中,也經常被碾為金粉用來畫符咒,陽克陰嘛。”
“你是怎麼知道這些的?”溫玉初有些狐疑了,什麼道家捉鬼,自己可是聽都沒聽所過。
陸小涼點了點腦袋,笑道:“看書呀,都裝腦子裡了,《降妖捉鬼十三篇》中有寫過這草藥,《丹經》《養心方》等書中又寫過大陽丹的煉製,所以小侄知道的呀。”
溫玉初問完了話後,與李大可互相看了一眼,二人彼此心照不宣,頓時都有了一個念頭,不將陸小涼收進靈濟閣中,那自己還不如死了。
“此子是天生的丹宗弟子,欣慰呀。”溫玉初笑了笑,一旁的李大可也替他高興,不過神色中更多是悲意。
這也難怪,天下間十萬萬人,能夠煉器的才有幾個。
煉器者,不僅要精通陰陽五行,亦要具有靈性與悟性,即便三者皆備,手上的活計更要出色,故而器宗凋零,滿打滿算也不過寥寥數人。
陸小涼見他們沉默下來,一時間也不知是喜是憂,但估計是好事,畢竟溫玉初都那樣說了。
“嗯?”陸小涼別過頭去,眉間一皺,又緩緩的舒展開來。
他轉頭看向李大可,悻悻一笑,弱聲問道:“大可師伯,小侄可否問您一件事?”
李大可笑道:“你問我什麼,還不如問他去。”
“這事只有大可師伯能回答。”
“哦?那你說說看。”
陸小涼笑道:“生死金輪可否煉成呀?”
“啪!”李大可想也沒想,狠狠的一巴掌抽了過去,將陸小涼扇倒在床。
另一邊,靈濟閣中參加第二試的弟子,如今還剩下一百多人,幾乎可以算是走了個精光。
也難怪,誰叫靈濟閣行事如此的……乖張,第二試都玩了命,何況第三試……
而這留下的一百多人,也都提心吊膽著,仔細想想,也確實太過難為人了。
一百多人浩浩蕩蕩的走進了若木之中,這若木不過十丈寬,可走進去之後卻別有洞天。
那是一望無際的森林,林中有鳥,鳥下有獸,獸旁有草,草生奇觀。
“我的娘!那跑的莫不是首烏?都快比咱大了!”
“看那邊!七色苜蓿呀!不是已經絕了千年嘛!”
這些人雖說都是煙雨閣等弟子,可為了參加靈濟閣的丹仙鬥,也都對草藥之術下了功夫,識得這些並不算什麼,只是這一幕太過令人震驚,以至於都忘記了身懷劇毒……
一名年歲頗大的靈濟閣弟子站了出來,一指森林,沉聲道:“諸位師弟,這若木乃是神術,內中寬廣無比,請勿走的太遠,以免尋不到解毒之藥,又無法及時回來。”
他的一句話,又將眾人難得的喜悅壓了下去,再將恐懼搬了上來,惹得大家好一頓白眼。
但他的話也確實令人警惕起來,一炷香的時間,可不能耽誤嘍,這不,還不等他說開始,這一百多人便衝了出去,瘋狂的湧進森林之中。
待這一百多人都沒了身影,最後的青青才慢悠悠的走了起來,那靈濟閣老道瞧他一眼,根本不容他開口,青青便主動笑道:“溫師叔若叫我死在這裡,我爹恐怕會發瘋的。”
“令尊是?”
青青伸了伸懶腰,懶洋洋道:“雷淵閣,青淵。”
靈濟閣老道登時面色大變,平復了一陣,朝南邊一指,悄聲道:“溪邊紅草,名曰赤火,可解千丈冰之毒。”
“哈哈哈……”青青大笑著揮了揮手,頭也不回的走進林中,不,走向南邊。
老道望著他的背影,笑了。
溫玉初老拳一出,正打在了李大可的肩頭,怎奈人家是煉器的,一膀子的力氣差不了,自然無關痛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