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支對吳家絕對忠心的私兵,在崇禎末年的時候已經有三千人規模,都是由吳襄的子弟、子弟的諸兄弟、親屬等組成。
而吳襄知道,要保持家族勢力不下墜,就需要家族中不斷產生人才,所以吳襄對自己的兒子教育很用心。
而在吳襄的兒子中,最優秀的就是吳三桂。
吳三桂的個人能力也超群,騎射武功也是無所不精,尤其是善使大刀,不但武力超群,為人還相當機警,更出乎人意料的是,吳三桂害喜歡讀書!
最終,在那個時代潮流下的推動下,吳三桂漸漸走上不歸路,尤其是松錦之戰,這不但是明朝歷史的轉折點,也是吳三桂個人的轉折點。
在此之前,吳三桂的形象還是忠心報國、驍勇善戰,而在此戰之後,吳三桂卻變成了一個只知道養兵自重,精於算計,利己主義的亂世軍頭。
而崇禎十七年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崇禎起用吳襄提督京營,不久,北京城破,吳襄被大順軍活捉。
與此同時,發生了劉宗敏搶奪陳圓圓事件,吳三桂於是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兵入關,李自成得知訊息後大怒,於是在永平城西范家莊,斬殺了其父吳襄!
吳三桂何人,一個妥妥的利己主義者,怎麼可能為了一個女人,而喪失理智,這一切不過都是他的藉口罷了!
作為一個明朝將領,一個大家族之人,他不可能投靠李自成這個流寇起兵的傢伙,那就只能投奔於多爾袞了!
想到這裡,王羽不禁為公孫瓚默哀三分鐘,因為公孫瓚這一世可比原史上要慘的多!
他不僅要面臨袁紹這位四世三公的人物,還要面對強大凶悍的女真部落,以及內部大漢奸肆虐的吳三桂等人,王羽默默為他加油!
【叮咚,制衡第五人,後趙皇帝,石弘,統帥81,武力86,智力85,政治94,魅力92。
植入身份:石勒之子,而石勒也透過在一統匈奴的征伐中,確立了自己的地位,自稱匈奴單于,而由於石弘深受石勒的喜愛,被石勒立為匈奴的左賢王。
攜帶人物17人,分別是:母親程氏、程遐、徐光、石堪,麻秋、杜嘏,劉徵,任播,郭敖、劉寶、張噎僕、呼延莫、郭黑略、張越、孔豚、趙鹿、支屈六!】
石弘,後趙第二位皇帝,石勒之子,幼有孝行,以恭謹謙虛,自守操節著稱,隨杜嘏學習經學,隨續鹹學詩賦律令,隨劉徵、任播學兵法,隨王陽學刺殺之術。
過不多時,石弘被石勒立為世子,擔任中領軍、衛將軍,鎮守鄴城。
石勒稱帝后,立為太子。
石弘虛懷愛士,好作詩賦,親近之人皆具儒者品德操行的人。
建平四年(333年),石勒去世,石弘繼位,朝政大權完全掌握在石虎手中,不久後,石弘被迫禪位於石虎,囚於崇訓宮,不久就被石虎所殺,年僅二十二歲。
不僅如此,就連石勒的親屬都被石虎通通滅殺,由此可見,石虎這隻白眼狼到了何等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