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昨天,王羽得到了來自王睿傳來的一則訊息,青州東萊太守王豹是琅琊王家的旁系族人,現在已經加入了自己一方勢力中。
也就是說,只要王羽派人前去接受,就能把東萊郡收入麾下。
對於王豹,王羽所知甚少,只知道他的兒子叫王基,素以文武兼備,才德過人著稱,曾領軍參與了平定淮南三叛(毌丘儉、文欽、諸葛誕),在其中出謀劃策,甚有功勳。
不僅如此,王基還善於軍事,先後都督豫州、揚州、荊州軍事,受封東武縣侯。
能夠擁有如此傑出的兒子,作為父親的王豹肯定也不會太弱,而且,三國著名大將太史慈好像就是東萊人。
是不是可以寫封信給王豹,讓他注意一下太史慈。
【叮咚,制衡第四人,明末遼東總兵,吳襄,統帥86,武力92,智力83,政治82,魅力75。
植入身份:公孫家族培養出來的家將,現在公孫瓚身邊為將!
攜帶人物9人,分別是:妻子祖氏,吳三桂、吳三鳳,吳三輔,祖大壽、吳應熊、吳應麟、尚可喜、耿精忠!】
吳襄,吳三桂之父,他的發跡始於天啟二年,也就是公元1621年這一年,因為他是一箇中武舉進士出身。
當時,大明朝武備鬆弛,而遼東正是邊患嚴重的時期,所以武人的地位也隨之上升!
要是在過去,即便是中了武進士也不會迎來什麼改變,但此時不同往日了,大明王朝內憂外患,需要大量的軍事人才。
更何況吳襄還是遼東人,當時帝師孫承宗正提出“以遼人守遼土,以遼土養遼兵”的戰略,吳襄在這個時候中這個武進士,簡直是恰到好處。
吳襄回到了遼東之後,很快就融入了遼東將門的上層圈子,並就娶了遼西第一將門祖大壽的妹妹。在後面的歲月中吳襄也跟著祖大壽水漲船高一步步做到了總兵官。
吳襄官越做越大,但官做的大不代表吳襄就真的很能打仗。
在長山之戰中,吳襄帶的解圍大淩河的軍隊被後金軍擊敗,此戰中吳襄先逃跑,招致張春以下諸將三十三人都被活捉,祖大壽降清!
崇禎一怒之下將吳襄削職,但沒過多久,吳襄又透過平定登州兵變恢復官職。
吳襄雖然打仗不行,但在經營家族勢力上卻是好手,再加上,吳家本來就是遼西的豪強,在吳襄進入官場之後,更是大張旗鼓地誇張自己實力,大肆侵吞軍屯。
當時,遼東明軍將領侵吞軍屯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事,吳三桂的舅舅祖大壽的府邸讓朝鮮使者也歎為觀止,不禁感嘆:“就是朝鮮的貴族都不如祖大壽的宅邸豪華。”
但吳襄不同,吳襄雖然也侵吞軍屯,但吳襄卻把這些錢全部拿來培養自己的私兵。
吳襄自己穿的是粗布褐衣,而這支私兵卻穿紈羅紵綺,吳襄吃的是粗茶淡飯,而手下的私兵卻吃的是細酒肥羊。
即便是朝廷有時欠餉,自己這支私兵卻依舊能衣食無憂。
吳襄還將侵吞軍戶的田地分給自己的私兵,每個家丁都有數百畝莊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