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人類的歷史會發現,各大文明最進取的一群人,恰恰是商賈。
他們走南闖北,翻山越嶺,實現最早的交流。
歷史上阿拉伯帝國的興起,盎撒人的興起,都是源於商業。
當然,天下任何事都有一個限度。
楊崢自然會把耕牧放在第一位,但不會太打壓商業,最好是能讓他們走出去,成為大秦帝國的觸鬚,探明哪裡有錢,哪裡有利益,然後大秦就向哪裡滲透!
但這是以後的事情了。
眼下最重要的還是把房子賣出去。
“帝都的房子不僅要在國內賣,西域、中原、江東都可售賣!”楊崢把步子邁的更大一些。
別看西域的國家小,但人家的王室有錢啊,躺在絲綢之路上幾百年,而且這時代的西域絕不貧窮,瓜果滿天下,牛羊遍山川。
中原的老牌士族更不用說。
河東之戰後,天下大勢已然明朗,不怕他們不來。
士族的嗅覺絕對敏銳,聽說司馬炎正在鼓搗遷都鄴城。
這恰恰是新都賣房的另一大刺激。
一旦遷都,士族豪強對司馬家的信心會下行,資本會向秦國湧來。
也就是用中原士族的錢,去打中原。
這生意太划算了。
“倘若有人囤積宅邸,日後天下一統再賣出去,豈不是賺盡天下錢?”衛瓘不愧是這時代頂尖的謀士,一眼就看出其中的竅門。
以現在的大秦的國勢,不怕新都的宅邸賣不出去。
“這好辦,每年收取百一的宅邸稅!”站在統治者的角度,這玩意兒簡直是利器……
到時候收稅,再收割一波。
衛瓘歎為觀止,“陛下之才,天下無人能及。”
這馬屁拍的……感覺有些諷刺……
太子楊旭眼中冒起了崇拜的小星星。
其實這是後世諸國的普遍做法,楊崢窮的喝西北風,只能接來用用。
嵇康聽的直搖頭,“新都乃大秦福澤之地,陛下不可只售賣給士族商賈,當令百姓沾些餘澤。”
能說出這話,可見嵇康還是有些良心的,比後世的專家強多了。
其實這時代的名士也並非全都是沽名釣譽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