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出“楊”字旗號開始,雙方就極有默契。
弓弩、投石機等不可控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都沒掏出來。
只有十幾個倒黴蛋爬長梯時太激動,掉下來摔斷了腿。
也有百餘人,象徵性的捱了幾刀,割破了手臂大腿,流了點血塗在城牆上……
用周旨的話來說,就是我軍三次攻上城牆,但敵人的抵抗異常激烈,三次將我軍趕下城牆。
北塬上敲鑼打鼓,吼聲震天,也讓這場攻城戰充滿了節奏感。
還有騎兵在北面與西面來回奔突,煙塵避空。
圍堵司馬孚派往西面的斥候……
一開始,司馬孚還派人來詢問戰況,督促出兵,後來就沒人來了,彷彿是要楊崢自己發揮、自己表演。
鬧騰了一天,聲勢浩大,但就是沒有什麼實質性進展。
楊崢覺得事情辦得也差不多了,就向司馬孚交差了。
大致意思,不是我軍不努力,而是敵人太狡猾……
當天夜裡,司馬孚的使者又來了,這使者一看就是不怕死的愣頭青,趾高氣昂的,“楊崢聽令,限爾等明日巳時之前,來東營大帳匯合,不得有誤,違令、斬!”
楊崢盯著他上上下下打量,懷疑這廝不是司馬孚故意派來送死的,一副腦子不好使的樣子。
幸虧劉珩敲鑼打鼓鬧了一天,累了,休息去了。
身邊侍衛只有羅虎與林森。
兩人雖然也是牛脾氣,但沒有楊崢命令,從不會出手。
而孟觀、龐青更不會與他一般見識。
“送使者回去。”
羅虎與林森一左一右提著這愣頭青就扔出帳外。
“將軍明日萬不可去。”孟觀急切的勸道。
楊崢點點頭,司馬家這招都弄死多少人了?
前有曹爽,後有王凌。
楊崢可不想自己的腦袋掛在鄧艾的轅門之上。
持節之權,兩千石以下將吏,皆可先斬後奏。
就算沒這持節之權,以司馬家如今的名聲,楊崢也不可能自投羅網。
不過要找一個體面的藉口就有些難了。
稱病?軍情緊急?
都用爛了。
不過這個問題,姜維替楊崢解決了。
當夜三更,蜀軍忽然出擊,佯攻鄧艾軍,真正的主力虎步軍卻盯著遠來勞頓的司馬孚打,殺其戰馬,燒其營帳,破其壁壘,東面火光沖天。
司馬孚驚走。
幸虧鄧艾看出端倪,出兵接應,深夜中一場惡戰,才擊退了蜀軍。
司馬孚知自己地位太重,被部下勸阻,屯兵故關城,將前線指揮權交給鄧艾。
楊崢拜見司馬孚這事自然也不了了之。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