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太子與康親王率王公大臣因皇上明年五十壽,請上尊號。
康熙坐在龍椅之上,環視眾人。
“朕即位四十餘年,未嘗一刻不以民生休慼為念……朕以實心為民,天視天聽,視乎民生,後人自有公論,若誇耀功德,取一時之虛名,大非朕意,不必數陳……”
眾人二次奏請,依舊不允。
眾人三次奏請,終不允。
又因今年是大計天下之年,地方騰出來不少缺,不少官員升轉要謝恩。
平日裡都是零散在西暖閣或清溪書屋請見陛辭或陛見的,今兒則是一個個來了。
等到這輪謝恩完畢,就是喀爾喀使臣進九白之貢。
又有西歸的厄魯特部頭領津阿拉布坦來朝,請求內附,封了多羅郡王,在口外劃了草場放牧……
九阿哥站在排班中,除了最初跟著太子跟康親王跪請,其他就是乾站著。
他百無聊賴,眼神就望向自家五哥。
到底怎麼回事兒,下朝要好好去問問。
再看前頭的親王班、郡王班,因是大朝的緣故,裕親王跟恭親王並沒有像往常那樣告假,都上朝了。
九阿哥就發現八阿哥也在看兩位王爺。
或許看的不是兩位王爺,是和碩親王的位置。
九阿哥好像有些明白八阿哥的好強了。
誰讓汗阿瑪厚待兄弟,並沒有像世祖皇帝那樣,將兄弟分了三六九等,開始了一體封王的先例。
兄弟尚且能封親王,朝臣也好,皇子也好,自然也覺得皇子也能一體封王。
結果封了貝勒。
九阿哥覺得,前頭的幾個哥哥,肯定心裡都不樂意。
嚴於律己的四哥,自尊自強的七哥,還有心比天高的老八,誰甘於人後?
九阿哥忍不住抬頭,望向龍椅上的皇父。
不知道自己跟老十,算不算也歸在前頭的阿哥中?
等到下一輪冊封皇子,要是有自己就好了。
王爺比貝勒爺好聽……
關鍵是,以後阿克丹、尼固珠跟小四封爵,都是因自己的爵位而定。
明年的萬壽節禮,自己代豐生他們三兄妹預備一份壽禮。
總要提醒皇父,他還有三個親自起了小名的孫子、孫女。
冬日朝會,從卯正開始。
前後大半個時辰,到了辰初二刻,就散朝了。
九阿哥想要找五阿哥說話,不過五阿哥暫時沒空。
他跟理藩院尚書回理藩院了。
喀爾喀的使臣,還有新內附的蒙古王公,都要設宴,還要安排賞賜,都歸理藩院管。
九阿哥就跟四阿哥回了戶部衙門。
只是他沒有回西屋,而是直接跟著四阿哥進了東屋。
也不用四阿哥讓,他就在炕邊坐了,吩咐蘇培盛,道:“去衝兩碗油炒麵,再去跟何玉柱要兩盤餑餑……”
蘇培盛見四阿哥沒攔著,就應了一聲,挑了簾子下去預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