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恆星?這太瘋狂了,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這種環恆星的建築絕對會崩塌,沒有材料可以延展到恆星尺度!”斯卡人文明代表竭力的勸說,儘管他自己也清楚,這樣的勸說沒有任何卵用。
陸熵微微點頭,這個問題巴別塔蜂群曾想到過了,恆星尺度上,任何分子材料、原子材料,都脆弱的像豆腐,不,比豆腐還脆弱,這也就是為什麼,宇宙裡的天體都是球狀,而小尺度上除了圓以外還有其他各種形狀。
一個環繞恆星的圓環,直徑至少也該是恆星赤道的兩倍,畢竟這個環不可能貼著恆星赤道表面,那裡溫度太高了。
陸熵道:“你們想到的問題,我們巴別塔蜂群早就想到了,這是個很容易就能解決的小問題。”
“小問題?”
斯卡人文明代表一怔,恆星尺度上的材料強度問題,以他的想象力,根本想象不出該怎麼解決。
陸熵解釋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當一艘船上的人去推另一艘船,那人所在的船也會獲得一個相反的力而後退運動。”
“環恆星粒子加速器內部的粒子流,不會自己拐彎,它需要加速器內壁的強大電場將它偏轉拐彎,透過這種電場排斥形式的偏轉,本應在接近光速運動粒子流上的強大慣性離心力就會轉移到了粒子加速器上,從而使環恆星粒子加速器獲得可以對抗恆星引力的一個支撐力。”
“但是……但是材料強度還是……”斯卡人文明代表焦急道。
慣性離心力的方向是單一的,它不具有全向性,最多隻是幫粒子加速器解決不跌落進恆星的問題。
西紅柿
可太空是三維環境,如果有外力從圓環的圓面豎直方向過來,諸如隕石撞擊之類,擾亂圓環內粒子流的運動,環恆星粒子加速器就會因為紊亂的引力,扭曲成麻花那樣解體啊。
這個問題,蜂群這邊也早就想到過,陸熵道:“別緊張,整體結構上也沒什麼好擔心的,分子材料本身放在恆星尺度上,材料強度確實會彷佛流體一般脆弱,但簡併態材料卻並不是這樣。”
“接近光速的粒子流,會因為過於接近光速而表現出接近黑洞的引力,這種引力不僅會抽取恆星質量,還會壓縮粒子加速器本身的原子結構,直接的結果就是粒子加速器的內壁受引力影響,從原子級的密度壓縮到原子核級,也就是和中子簡併態差不多。”
其實說白了,一個左腳踩右腳上天的解決方式。
粒子加速器提供電場約束和速度,而內部加速的粒子流,則透過運動慣性以及自身引力,承擔起整個恆星尺度構造的支撐和強度。
想明白這些的斯卡人文明代表,頓時感覺自己三觀崩塌了。
“這種……這種技術……”
磕磕巴巴了半天,斯卡人文明代表因過度震撼而講不出一段完整的話。
這背後的技術精度要求實在是太高了,畢竟要把粒子加速器與加速的粒子流協調好,對粒子流將會產生的引力做到精準的把控等等。
斯卡人文明代表悲哀的發現,即便知道了原理,再給斯卡人兩千年的發展時間,他們多半也是造不出來這種環繞恆星的人造物。
巴別塔蜂群的技術太可怕了!
陸熵只當是斯卡人文明的代表沒理解,“你們如果還理解不了,就簡單理解成一個環狀的中子星套在恆星軌道上,中子星的強度也就不需要我們過多解釋了吧?”
……
如今的蜂群網路,傳遞資訊受限於光速。
所以為了發展,蜂巢們在陸熵的要求下,孵化出了很多蜂群主腦,這些主腦作為陸熵命令的執行者,在各個行星以及太空叢集上,擔任著區域性指揮者的任務。
幸虧巴別塔蜂群不是人類,不然就憑陸熵這種粗暴的權力構架,這會已經上演起一出出的權力爭奪大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