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的國王是查理二世,由於他甘當劉禪第二,遂沒被廢黜。
查理二世的心態超好,他投降中國人,中國人不難為他,一樣以他為王,對他的供應不缺且尊崇他,狀況遠好過以前英國人把他這個英國國王逼走,那時他甚至在樹上過夜呢(主要是為了防追兵和防野獸)。
中國人入侵英國時,查理二世迎降,不甘心的英國人擁戴他的DD約克公爵加冕為王,是為詹姆斯二世國王。
魯珀特親王稱呼查理二世的父親查理一世(就是英國著名的斷頭王)為舅舅,對英國忠心無比,一直輔佐詹姆斯二世。
西法聯軍進攻英國的一個攻略方向那就是讓詹姆斯二世及魯珀特親王渡海,前往英國,舉旗號召英國民眾造反,推翻中國人在英國的統治。
為此西班牙和法國積極地出錢出槍,為逃亡法國的英國人拼湊了五千武裝,計劃護送詹姆斯二世及魯珀特親王渡海。
計劃準備得好好的,英國人也答應了,沒想到中途變卦。
兩個海軍上將驚問為什麼?
德·布斯克茨子爵回答說詹姆斯二世派了個使者偷偷潛往倫敦,見到了查理二世,想來個裡應外合,最好在詹姆斯二世過海時查理二世出逃,以免被中國人挾持。
應該說這是條好計, 但據使者回報, 查理二世不僅拒絕配合,還讓使者傳話, 叫詹姆斯二世不要來,否則,他們兩兄弟將很快有機會見面了!
聽得兩位海軍上將面面相覷,查理二世的話, 表明他不看好詹姆斯二世的反攻, 也表明中國人在英國的統治穩定。
德·布斯克茨子爵被巴黎方面派去聯絡詹姆斯二世起事,事情不諧,唐·阿斯納爾·安東尼奧機警地問他道:“從使者那裡瞭解了英國多少內幕?”
他點點頭道:“確實有不少!”
看過紙上的文字介紹,讓兩位海軍上將大皺眉頭。
中國人在英國的統治相當牢固, 實行了“皇帝的歸皇帝、上帝的歸上帝、國王的歸國王、貴族的歸貴族”的策略, 經過皇帝、國王、貴族三方商定,中國人主要負責外交與國防,其餘的國內事務歸由國王與貴族負責, 中國人承認了《大憲章》,而英國人則承認皇帝是國家最高元首。
英國《大憲章》主要內容是保障封建貴族和都會的特權及騎士、市民的某此利益,限制王權,一定程度也就限制了皇權,主要管轄許可權由英國人完成,皇帝沒有對英國實管,更沒有把南華的那一套治理模式放在英國英國人是不享受南華子民的福利的。
這樣反倒好,大家相安無事, 中國人佔領了英國, 但尊重英國人,遵守當地法律, 光顧著開發與賺錢。
中國人完全按歐洲人的統治習慣來管理英國, 即國王向皇帝效忠,貴族們向國王效忠, 貴族不受皇帝直轄。
當然, 有點不同的是有些新法律是必須遵守, 比如規定了皇帝的權利(也有義務)、保障中國人的人身安全與財產利益、以及保障帝國統治的保安條例等等。
對於英國人來說, 這幾乎與以前沒什麼不同,征服者是如此的寬宏大量, 讓他們喜出望外。
須知中國人在歐洲的傳聞從來不是那麼地良善,他們對於不服從的被征服者的處置粗暴直接幹掉反抗者的中堅人物, 賣掉其他人,把地皮刮個乾淨,所到之處,天高三尺,大地為之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