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扎爾·汗的軍隊有六萬人,展開成三路縱軍行軍,展開來規模很大。
起初部隊的心性很高,以為天底下無人敢來挑戰他們,沒看到南華軍的騎兵見了他們都不敢交戰嗎!
但當李成棟的部隊壓過來時,莫臥兒人才知道大錯特錯!
李成棟部隊五個整編師,全是中國人,他又動用了三萬的皇協軍,計有五個軍團,包括皇協軍印度第七、第九、第十軍團,還有倭人第二、第六軍團和緬甸第一軍團,裝備非常精良,都是堅固結實的燧發槍,其中中國人線膛槍裝備率為百分之三十,皇協軍為百分之十,還有行軍炮、噴子、筒子與炸彈的加強。
三個師打頭,一起猛攻阿扎爾·汗的右翼部隊,如牆而至,不斷地散發出致命的槍焰!
右翼部隊的指揮官是馬姆努恩·卡扎比,這是一個在阿富汗打過仗的老兵,他看到南華軍如排山倒海般壓來,密密麻麻的人群佔據了他的眼界,他只來得及發出一條命令:“收縮部隊,各自為戰,死也不退!”之後,他就失去了對部隊的指揮權。
他的策略是對的,如果一撤退,那就兵敗如山倒,潰不成軍。
可是與南華軍硬碰硬,沒等莫臥兒人開火,南華軍的遠狙排山倒海一般打來,打得莫臥兒人成片地倒下,空出來的位置讓部隊方陣如被猛獸般咬了一大口地可怖。
線膛槍尖彈破甲能力十足,鉛彈打進人體內翻滾製造了空膛,讓傷口鮮血橫流。
有時飛濺的鮮血動感驚人,鮮血腥氣濃郁,令人作嘔,沒死的人慘叫聲讓其他人心悸。
在這樣的情況下,莫臥兒人沒有崩陣也算得上神經大條。
在高呼著宗教口號的軍官們的號召下,莫臥兒人浴血奮戰,他們向著逼近的南華軍開槍,每個人都儘自己的力量,沒有後退,死戰到底!
雙方排隊槍斃,儘管莫臥兒人技不如人,然而他們打得可歌可泣,倒下的傷員只要不死,能夠堅持的還爬起來開槍。
每個人都在戰鬥,甚至連文員、馬伕、炊事員也都在放槍,或者給士兵們裝填子彈。
這時他們的援兵趕到了,首先趕來的是騎兵部隊。
在中軍的阿扎爾·汗聽聞右側傳來的激烈的槍炮聲,響起一片,讓他心急如焚,急忙派出了所有的騎兵快速增援,其餘部隊接著跟進。
數千匹戰馬轟轟隆隆的踐踏著大地,瘋狂的朝前猛突。
他們的主突方向是來勢的南華軍左翼,那裡有楊彥昌的整編64師,軍力雄厚,膽氣粗壯,見到敵方騎兵大至,來得好!
子彈象潑雨般射過去,頓時令原本密密麻麻的隊伍在奔跑中不住分散,為了躲避槍彈而不住地機動,居然裂成了數十支小小的隊伍,靈活地在槍林彈雨中穿插橫衝,不時有戰馬中彈,悲嘶摔倒翻滾,倒地帶起大股的灰泥砂石與馬蹄帶起的灰塵合攏,戰場上為之烏煙瘴氣。
一眼望去,莫臥兒人的騎兵隊形彷彿極為散亂,衝刺的方向亦一變再變,待到南華軍陣前時竟然已經兜了半個圓圈。
然後莫臥兒人看到了南華軍的刺蝟陣,南華軍最前面的一排全都坐在了地上,第二排半蹲著,第三排站著,手裡火槍上的刺刀盡皆前指,等著騎兵衝來,就讓他們吃上刺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