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攻佔那不勒斯城之後,拍賣壯丁時將城內的神職人員也給抓到拍賣臺賣掉,可能除了一些老頭賣不掉之外,其餘的神職人員都被賣掉了。
總共損失了二百六十七名神職人員,淪為奴隸,這在羅馬教廷掀起了軒然大波!
一般而言,文明發展至今,各大文明種族都不太想觸怒其他宗教的神職人員。
道理很簡單,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今天你把小耶的頭給砍下來當球踢,明天人家就會把你的經書撕下來擦屁股!
傷害了對方的神職人員,人家也會以牙還牙。
因此神職人員得到尊重,神職人員到來對方境內,往往得到禮遇,你以禮相待,人家也會對你方的神職人員友好,如果神職人員被俘,對方一般都會將他們禮送出境且不要贖金。
有時甚至會僱傭對方神職人員為他們辦事,譬如在北非,白奴眾多,為了讓白奴有活下去的動力,綠教的統治者們“網開一面”地允許奴隸們慶祝聖誕節、復活節等宗教節日。還讓法國、西班牙等國的天主教神父為白奴們佈道,組織宗教儀式,不至於讓他們過於絕望。
這麼做有個前提:大家勢均力敵,你有足夠的能力報復他們,這樣才有得談。
否則,神職人員往往是被除之而後快的角色,在歐洲與包頭佬交戰的初期,神職人員備受打擊。
當打得多了,大家都領教到對方的厲害,神職人員這才得到尊重。
現在中國人莽乎乎地將神父們也給賣掉了,神父們的“質量”不錯,吃得油光水靚,能夠賣出大價錢。
拍賣時發現神父們普遍營養很好,肚子就象豬一樣漂亮,很搶手,賣不掉才怪!
或有人說神父一般有他們的制服,就算中國人想賣,包頭佬們也不一定敢買?
錯矣,上到拍賣臺的準奴隸,全都果露身體,以方便買主來評頭論足,所以誰知道他們是神職人員?
再有,見中國人這麼生猛,早就看小耶不爽的包頭佬怎麼能不捧場,即使知道對方是神職人員,包頭佬也照買不誤,還出高價去買!
中國人倒不是有意針對神職人員,在中國是皇權當道,宗教不出廟,神職人員在社會上的存在淡化,所以他們對別國的神職人員無甚重視,或者是根本沒有這個尊重別國神職人員的觀念。
其實還是看上級,本艦隊的最高指揮官卡博特上將都沒把神父們當一回事,沒有特別關照,部下自然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毫無心理負擔地把神父們當豬仔般賣掉。
神父被賣掉是一個確切的訊息,氣得教皇和紅衣主教們半死。
教皇亞歷山大七世痛心疾首地道:“我還以為中國人是文明人,現在看來,這些東方的異教徒真的需要上帝的教化,我們要對他們展開聖戰!”
亞歷山大七世,羅馬天主教史上239位教皇。最開明的教皇之一、宗教信仰方式的改革家和天主教本土化的先驅,即他同意那些東方的信徒除了拜上帝之外,還可以拜祖宗、拜孔子和趙公
明!
這種政策在以前是不被允許的,除了拜上帝,不得拜其他偶像。
自大航海時代,天主教隨著白皮的海船攻略四方,白皮在世界各地傳教,所向披靡,只遇到兩個硬茬子,一是包頭佬,二是中國人。
包頭佬就不必多說,中國人遇到天主教則十分地噯味,若即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