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157節 大作獻媽祖

第157節 大作獻媽祖 (第2/2頁)

天津衛極是繁榮,港口桅杆如林,船隻如鯽,碼頭是貨物集散地,隨處可見貨物裝卸的場景,腳伕眾多,船隻往來,河面河岸遙相呼應,繁華十分。

顏常武卻有一種悲涼,一旦青軍入關,覆巢之下,豈有完卵,而且搞不好,就是他顏大少過來搗蛋,把港口給摧毀!

兩條商船帶了些絲綢、茶葉還有朗姆酒、牛奶糖來,於是叫上腳伕裝車運送一些去京城。

些許小事,不用顏常武理會,他帶了人馬,往海神廟進香。

北上途中頗多風險,夜航的水手們多次遇到狂風巨浪,每次都多虧海神前來相助才倖免於難,而海神,正是媽祖娘娘。

因此,南來北往的漁戶船家就在天津海河兩岸建立廟宇,稱為“天妃宮”,也就是東南府大力推崇的那位,因此顏常武非得進香不可。

他帶有唯物主義思想,然而這些年來,他對天妃娘娘的信仰十分虔誠,徹底地脫離了偽信徒的思想,信不信是一回事,他把她老人家當成了一種心靈的寄託,或者是思想的傾聽者,好的說給她聽,壞的也說給她聽。

建於1316年的坐落在大直沽的天妃宮稱為“東廟”,建於1326年的坐落在小直沽的天妃宮稱為“西廟”,有竹枝詞為證:

廟貌權輿泰定中,今年卜得順帆風;

三岔河口如雲舶,都禱靈慈天妃宮。

兩座廟顏常武先後去了,最後到了西廟,正殿上天妃娘娘慈眉善目,儀態端祥,鳳冠霞帔,顏常武上香祝曰:“願民眾平安,河海安靖!”

機靈的廟祝,見到他們這一行人氣宇不凡,當中的青年氣場龐大,哪還不拿著功德簿上前請他施捨一二!

“臺灣顏常武,捐銀百兩!”張守雲說道,他的部下立即送上早就準備好的銀兩。

“臺灣顏常武!”那廟祝唸叨著,突地驚呼道:“金銅童子?!名不虛傳啊!”

原來顏常武的名聲竟然傳到了北方,倒也不是北方什麼人都知曉他,但天妃宮的廟祝還是清楚的,蓋因“分靈”儀式。

媽祖的信仰有祖廟和分靈,祖廟位於泉州湄州,這天底下的媽祖娘娘都是從祖廟分靈出去,因此對於祖廟的神靈變動有所瞭解。

這些年以來,隨著顏常武強力崛起,加上他用錢餵飽了祖廟,硬生生地將他自己撥高成為半神半人的信仰。

那個廟祝資訊靈通,人又機靈,他收下銀兩,又請顏常武留下墨寶,以作記念。

顏常武想想,他以前作過地圖編輯,全國滿世界到處跑,還真的來過這座西廟,這西廟有件意思的東西,就當是物歸原主吧,否則歷史變動,應該不會有的。

“筆墨伺候!”

眾人一起看他寫字,這些年來,在陳衷紀的壓力下(你做老大的你的字應該象樣點吧),顏常武的毛筆字有所進步,寫出來的字比不過江戶幕府的老德川(你連倭人都不如),但至少可以入目了。

“補天媧神,行地母神,大哉乾,至哉坤,千古兩般神女;治水禹聖,濟川后聖,河之清,海之晏,九州一樣聖功”

此作本應為鄭瑞麒所作,鄭瑞麒字仁國,福建閩縣(今福州人,嘉慶二十年(1819進士,官內閣中書,直軍機,旋出為九江知府,權廣饒九南道兼九江關監督,改慶遠知府,太平天國中以堅守慶遠並乘間破敵功敘道員,多行德政,有鄭菩薩之譽。

在出句中,以女媧補天,天妃司海作比,認為女媧有德於天,天妃有德於地,天妃與女媧一樣,堪稱千古兩位女神。在對句中,作者又把夏朝的大禹治水稱聖,媽祖護航利運稱聖,使河水澄清,海不揚波,所以,媽祖的功德亦與治水英雄大禹一樣可以稱為聖賢。

鄭瑞麒曾到西廟,留下他的大作,現在嘛,榮譽則歸我顏大少了!

大作面世,一下子驚動了許多人,無不交口稱讚,那廟祝端的是雷厲風行,立即叫人去找工匠來,即時作楹聯,懸掛在正殿上。

從此,天津天妃宮西廟因顏常武這份大作,而蓋過東廟,氣得東廟眼反反,嘆息自己有眼不識泰山!(東廟其實顏常武也佈施百兩,但那裡的廟祝不夠機靈)

最新小說: [景零]一切歸零 仙俠文原配攻略錯人了 與穿來的將軍丈夫在邊疆養娃[七零] 我在遊戲裡種田[全息] 星際莊園主 穿成瘋批男主的白月光替身 陸大佬的軟萌影後 魔君霸愛:女配逆襲成仙記 我不相信愛情,我只相信你 六零小仙妻 穿成頂流的豪門親姐姐 和頂流緋聞後我紅了 珈彌 我人傻錢多的夫君黑化了 探訪仙天下 [SKIP]如果故事的開始不一樣 穿成豪門後媽在親子綜藝爆紅 真假千金在親情綜藝爆紅了 戀愛模擬器 女主拿了反派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