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應天府的官場更不用說了,一聽到遼王殿下的訊息,大家都是很好奇。
不知道遼東那邊又出了什麼事情,莫非是遼王殿下又弄出了什麼奇謀,讓北元和高麗又倒黴了嗎?
大家原本是這樣想的,不過一看到具體的訊息之後,一個個的都淚目了起來。
朱元璋大半夜的自己一邊偷偷的抹眼淚,一邊將信件看了一遍又一遍,第二天早晨。
立馬就把遼王殿下的事蹟,給在整個大臣們面前宣揚了一番。
然後讓那些大臣們一定要學習遼王朱啟。
更不用說那些反對藩王戍邊的大臣了,這時候一個個的都低著頭了。
而朱元璋更是說到你們說我的兒子不適合去戍邊,現在都看看我的兒子是多麼愛民如子的呀。
當然,有關於藩王戍邊的事情,一直以來朝道上都有爭論,自然不可能因為朱啟做了一樁大好事情就給擱置下來。
但這也確確實實是朱啟的一個政治資本,那就是在民間積累了聲望和民心等等。
老百姓們可最喜歡聽的就是這種體恤民情的事情了,那還不得使勁給你宣傳宣傳呀。
更何況,物件還是英雄少年遼王朱啟呢。
在民間,光是以朱啟為男主角的範本,就已經不下十本了,那都是最暢銷的呀。
朱啟這邊自然是一臉懵逼,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不過在太子朱標那邊,朱標麾下的那些文臣武將們,一個個的都感覺到了壓力,還有威脅。
雖然太子殿下一直都非常的信任自己的弟弟們,對於遼王也同樣如此。
即便是身為太子黨的藍玉不止一次對朱標說過,一定要小心朱啟的勢力繼續擴大,但朱標也只是隨意的擺擺手,讓藍玉不要多想。
但那些文臣武將麼實在是不能不多想啊,你看看遼王殿下現在的名望。
還有所做的那些傳奇事情,已經多麼恐怖了呀。
就連太子朱標都沒有這麼多的戰功,而民心方面,現在遼王殿下,可以說,和太子朱標那是對等的了,如果再過幾年,這還得了。
這萬一要是陛下生了別的心思,讓遼王殿下當太子可怎麼辦呀?
雖然這種可能性不大,但畢竟還是有的。
一時之間,不少人心中都產生了一種太子爺的地位,要被動搖的感覺。
要知道,這在洪武年間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卻被遼王殿下硬生生的做到了。
也難怪藍玉大將軍都覺得遼王殿下是一個不得了的威脅。
而最近又聽到遼王殿下,似乎寫信跟太子爺請求經費,要建立什麼學校,誰知道這個是學校還是武器庫之類的呀?
不少人都開始了陰謀論。
要不是遼王殿下在遼東照顧百姓,傳了一波好名聲的話,這些太子黨們現在說不得要挨個的上書彈劾遼王殿下了。
雖然他們一個個的都進入了陰謀黨的模式之中,但對於朱標來說,自己的弟弟還是無償的信任的。
對於手下的那些無端的猜測,也只是將它們壓制下去,然後大筆一揮,把三弟要求的經費全都批了。
但凡是我三弟的要求,那肯定都答應啊!
朱標,心裡是這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