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官員是朱啟的,糧餉也是朱啟的,王冕也就是一個王八頭子而已。
可以這樣說,如果把王冕放到現在,他的軍營裡面去,沒有一個士兵會聽他的話,所以朱啟基本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前前後後都有可靠的友軍庇護,而自己這邊還有劉伯溫輔佐,那自己這個遼王當然就是摸魚摸到底啊!
什麼?
你說周密計劃,步步為營?
那是不存在的,朱啟到現在為止,都從來沒有認真的規劃過,一場戰役或者任何的謀略。
凡事都是見招拆招,有什麼機會就上什麼機會。
如果沒有機會,那就跟著那些名將和歷史有名的人物走,他們幹啥,自己就幹啥。
不起秉承的觀念就是一點。
但凡是名將能夠做出的決定,自己就“本王也是這麼想的!”。
至於說沒有名將在的情況下該怎麼辦?
那就只能夠勉強維持,就好像之前和納哈出這等角色都打得有來有回。
反正進取不足,守成有餘吧!
至於現在,張玉,朱能,劉伯溫,馬雲都在自己的身邊了。
那朱啟還幹個屁啊,直接就不幹了,在家裡開始摸起魚來。
都當王爺了,還四處奔波,到處幹活的,這算什麼事嘛?
那當然是好好享受生活呀,這第二個人生,怎麼也不能白白浪費了?
不過朱啟越是如此閒情逸致的模樣,在那些下人們眼中,看著越是覺得殿下真是了不起。
雲淡風輕之間,就能夠掌控天下風雲。
你說這天底下還有第二個人,像遼王殿下這麼厲害嗎?
皇帝陛下還說王保保是天下奇男子,要他們說呀,這天下奇男子應該是咱們殿下才是。
有關於戰事的事情,朱啟並沒有放在心上,可以放心交給隊友。
不過還是有一件事情,在摸魚的時候,朱啟也從來都沒有半點鬆懈的。
那就是新式學堂建立的問題。
這新式學堂修建的速度還是很快的,在農忙之後,很快就招募了數百名的民夫,然後開始修建起來。
在古代修建這些建築物,速度還是相當快的。
因為一般也就一兩層,不可能建高層建築的,當時的建築學理論也支援不了太高層的建築。
再加上地面鋪上竹子,只需要用竹子加好骨架,然後用水泥直接覆蓋過個兩三天,自己就幹了。
有了水泥地的支援之後,建起房屋來,那就更快了。
所以前前後後的工期,也就不過三個月的時間。
到了洪武十一年的十二月的時候,這新式學堂就已經完全修起來了。
而入學的時間,朱啟初步定在洪武十二年的二月份。
距離入學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完全可以有足夠的時間,讓老百姓們考慮要不要來新式學堂,最主要當然還是要給宣傳留下時間。
新式學堂免費自然是不太現實的事情,朱啟也沒有這個財力。
雖然他現在身上錢也挺多的,但遼陽好歹也是有四五十萬的百姓。
這要是免費的口子一開了,老百姓的孩子都過來了,先不說新式學堂能不能容納那麼多的學生,就是手底下的錢也根本就不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