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天橋的時候,他特意朝天橋下看了一下,結果並沒有發現傻柱的身影。
旋即想到,現在時間剛步入八十年代,婁曉娥還沒有回來,賈家那幾個白眼狼爭奪傻柱家產的事情還沒有發生。
回到賓館,王衛東便看到了劉同建。
“劉記者,久等了吧?”
“也沒多長時間,我已經得到了報社的批准,要對你進行採訪。”
“這是好事啊,走,咱們去房間裡談。”
....
三天後,大街小巷的報刊亭裡,老闆同志都把最新一期的《科技時報》擺在了最上面。
因為報紙的頭版頭條,有一個碩大的標題:《風景這邊獨好,看蘭花電視機廠是如何突破艱難險阻,打破國外電視機巨頭,對高階彩色映象管的壟斷!》
作為報紙的售賣者,那些老闆同志們都有敏銳的眼光,就憑這個標題,這期的《科技時報》肯定大賣。
果然。
報刊亭剛剛開門,便有好幾個路人被標題吸引住了,走近前看了兩眼,扔出一毛錢。
“同志,來份報紙。”
不待老闆同志反應過來,便端著報紙在報刊亭前看了起來。
很快,報刊亭前邊聚集了不少路人,他們看完報紙後,並沒有離開,反而熱烈的討論起來。
“嘖嘖,沒想到國內還有高階映象管,真是了不起。”
“估計是在吹牛,我有個親戚經常去國外出差,他說國內的電視機,使用的都是國外淘汰的技術。再說了,這個蘭花電視機廠,只是一個地方小廠,怎麼可能研發出映象管呢!”
“應該不至於吧,這可是《科技時報》,報紙上能說假話?”
“別說這些,你們不覺得一個廚師一躍而起,成為電視機廠的廠長很奇怪嗎?”
“奇怪什麼?搞工作難道還要看出身嗎?”
.....
一時間京城的大街小巷裡掀起了一場大討論。
大傢伙對於蘭花電視機廠能夠研發出高階的彩色顯示管都感到振奮,但是,也有很多人對這個訊息表示懷疑。畢竟在那個年代,國內輕工業不發達是有目共睹的事情。
作為京城最出名的大學之一,青華池大學的學生自然也加入了這場討論中。
尤其是無線電專業的學生,他們對於國內電視機的狀況有著更清晰的認知,所以壓根就不相信蘭花電視機廠擁有如此高階的技術。
大四學生周洋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作為無線電專業的學霸,已經提前完成了畢業答辯,預定了公派出國留學的名額,所以並不需要像其他學生那樣,為畢業做準備。
看到報紙的時候,他剛刷完牙,拎著水壺正準備去打水。
剛走到宿舍門口,就看到同班的張航跑了過來,手裡拿著一份報紙,興奮的說道:“老周,好訊息,咱們國內也有高階顯示管了。”
周洋愣了一下,撇撇嘴道:“這怎麼可能!我的畢業論文就是關係顯示管的,現在世界上的高階顯示管,全被小日子國壟斷。就憑國內的技術和裝置壓根不可能研製出來。”
“上面寫得真真切切的,寧州的蘭花電視廠,廠長劉洪昌親口說的。你總不能不信吧!”張航知道周洋一向崇洋媚外,故意以拱火的語氣說道。
果然,周洋聽完之後,氣得把水壺扔到桌子上:“胡鬧,簡直是胡鬧,《科技時報》這不是睜著眼說瞎話嗎?不行,我得去舉報他們!”
其實他對於《科技時報》的報道並不感興趣,他已經計劃好了,等出了國,就想辦法留在國外。一輩子不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