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書記載,鄒衍到燕國時,燕國最有名的賢君燕昭王親自抱著掃帚為他掃地,怕塵埃落到他身上。
值得一提的是,鄒衍去燕國的時候曾經路過趙國,和李建荀況剛剛提到了公孫龍見了一面。
鄒衍僅僅三言兩語就把公孫龍駁得啞口無言,也讓名家在和陰陽家的較量中輸得一敗塗地。
鄒衍入燕為臣,一干就是多年。燕昭王時期被重用,但燕惠王時就被下獄,其後雖被釋放,卻已經是燕國政壇的邊緣人。
燕國被滅,鄒衍也就成為了俘虜。
由於鄒衍名氣極大,時任趙國統帥都平君田單就將鄒衍帶回了邯鄲,作為勝利獻禮的一部分。
李建有些疑惑:
“那他怎麼還在大牢之中呢?”
荀況嘆了一口氣:
“這就是問題所在了。”
鄒衍是齊國人,在燕國滅亡之後,自然就想要回歸齊國。
但對趙國方面來說,這種有名的學者大能,肯定是納為己用最好。
鄒衍多次拒絕了趙國方面的招攬,但趙國又不想放他走。
所以鄒衍就一直待在大牢之中好幾個月,直到今日。
李建沉吟道:
“鄒衍此人,我也不是很瞭解。”
“若是大王給鄒衍封一個上大夫,荀卿覺得可以說服鄒衍嗎?”
加官進爵,是拉攏別人最簡單直接的做法。
荀況搖頭道:
“不行。若是想要拉攏鄒衍,最少最少也得給他一個卿位。”
李建看著荀況,終於明白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卿,那都可是正兒八經的趙國重臣。
就算是荀況這種相對來說不是那麼重要的卿,依然也被視為趙國的高層人物。
鄒衍,一個俘虜,居然也要被封為卿?
難怪荀況都覺得這件事情棘手了。
李建沉吟半晌,對著荀況道:
“明天我正好要入宮彙報內史諸項事宜,到時我會向大王提起這件事情的。”
“但結果究竟如何,我也不能打包票。”
荀況鄭重的朝李建拱手:
“一切就拜託李卿了。”
李建離開荀府之後,轉而去了藺府。
藺相如得知情況,也是一臉無奈。
“其實老夫也去勸說過鄒衍了,但他並不買賬。”
“對了,老夫還和他辯論了一番,被他說得啞口無言。”
李建有些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