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將近萬億的市場,會有多少老百姓使用這些藥物,盲目的迎合國外標準,對這些老百姓會造成什麼損失?”
“你想過這個問題嗎?!”
“為什麼我們海外出口量保持在3%?呵呵......因為我們不能一味地迎合他人。”
“文化自信,產業自信,這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要讓海外,來迎合我們,這才是我們該做的事情。”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中醫藥正牌的文化,打造出去,讓世界來學習,這才是我們該做的。”
“你這,呵呵……小道!”
趙勳說話,根本不留情面,直接讓袁曙光臉色一沉。
他不說話的原因,就在這裡!
趙勳,無論是行業地位還是資歷,都遠在他之上。
 以上資料,真實有效,全都是參考的最新的論文,這就是我們中藥的真實情況。
文化自信!
產業自信!
這是老牌中醫藥工作者的堅持。
其實!
這兩個問題,早就有幾十年的爭端了。
到底要不要進軍海外市場?
如何進軍海外市場?
這一直都是很多智囊在討論的問題。
中醫藥出口,是要中藥先行,還是中醫先行,這一直都是上面在爭執不休的問題!
裴羅,代表的是新勢力!
說實話,這個市場太大了,誰願意放棄?
萬億市場,利潤就是兩千億級別,中藥的利潤,在一直增大。
誰願意放棄這個蛋糕!
可是,如果無法從源頭,也就是中藥飲片開始掌控,你終究無法佔領最大的市場份額。
裴羅為什麼要費盡心思要制定新的標準!
因為說白了,老牌市場,他擠不進去。
無論是中藥人員的水平,還是炮製手法等等......他們很難利潤最大化。
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訴求。
為什麼現在杏林苑內擠進來了太多的海外勢力,因為資本的訴求。
試想一下!
如果改變了中醫的用藥指南,讓他們去使用國際標準,如此一來……
這萬億市場,誰能眼饞?
而且,記住,這是每年的市場份額!
誰也不願意放棄。
伴隨著趙勳和袁曙光兩人的對話,現場再次陷入一個糾結的局面。
沒有人說話,也不知道該從哪兒說!
莫向強此時同樣頭疼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