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向強也主動邀請道:“袁老是專家,您的話,自然是有很強的參考價值的。”
莫向強這句話,看起來十分尊敬,但其實……是在告訴對方,你說話要嚴謹一些,不要偏袒。
袁曙光也六十來歲了,自然明白莫向強的話,點頭微微一笑:
“莫局長說的對,一定要嚴謹!”
“這個,在說這個話之前,我先說幾組資料吧。”
“中國中藥在國際市場份額逐年下降,只有2%——3%左右。
其中大部分中藥是作為原料出口的,這不僅是品牌和藥方的問題,整個產業鏈都不如日韓。
全球中草藥市場規模近1500億,中國作為中醫藥的發源地,與日本韓國的差距到底在哪裡?我們該如何追趕!
這是上次我們開會的時候,上面給出的一個問題!”
袁曙光繼續說道:
“目前,世界中藥市場,日本、韓國所佔份額高達80%90%,日本中藥製劑的生產原料75%從我國進口。
而我們中國,作為中草藥的發源地,今天拿到的份額,只是世界草藥銷量的3%不到。
中國作為中醫藥的發源地,與日本韓國的差距到底在哪裡,如果追趕?”
“這難道不是一個令人反思的問題嗎?”
“全球中藥市場份額是一個每年千億級別的份額,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呢?”
“這個問題,我們也深入討論過!”
“是我們的中藥不行嗎?那不可能,日韓他們的原材料,除了在本土種植外,還有就是東南亞的區域種植,可是,即便如此,依然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來源是中國!”
“我們既然是最大的原材料生產者,為什麼不能成為最大的原材料供應商呢?”
“為什麼非要利用日韓的標準來呢?”
“為什麼我們不能直接對標海外呢?”
“說白了,就是標準問題!”
“難道,我們的標準,就不能自己做嗎?”
“國外市場,目前正在擴大,我覺得,我們應該努努力,朝著國際標準的目標出發。”
袁曙光的話,無疑讓裴羅等人興奮了起來。
但是!
很快,又有一個老人開口了。
此人叫趙勳,今年已經76歲了,是趙家真正的掌舵人。
他笑著說道:“袁老,你這一番話,有失偏頗啊!”
“你這是捨本求末!”
“呵呵!”
“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準確點說,是避重就輕。”
“你怎麼不說國內市場呢?”
“最新統計,中國中藥工業,現在是井噴期,目前為止,國內中藥工業,年銷售額,已經突破了千億美金的大關,達到了7500億人民幣的份額。”
“可是,國外,卻只有不到30億美金的份額,這無疑是一個笑話,我們為什麼要捨棄這將近萬億的國內市場,去硬核國際標準呢?”
“我們中國才是中藥最正規,正確的中藥使用方法!”
“老祖宗透過幾千年的時間,來使用中藥,來制定中藥的標準!”
“你倒好,輕巧的一句話,就要把幾千年的傳承否定掉?!”
“了不起啊!”
“硬核國際標準沒有錯,但是......忽視本土老百姓的用藥,這是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