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等到作品上映後,看過別人的評論,才能反應過來,噢,原來我還表達了這個,那個。
關於《董夫人》,我能跟你聊三天三夜。我想我們在某些地方,是有審美重合的,這就是我喜歡它的原因。
只是今天這個場合,並不適合聊藝術人生。不如我們先談正事,改天找個地方一起看片,邊看邊聊。”
優雅、魅惑、詩意、生動。
李文星幾乎拿出自己最好的狀態,將演技飆到最高等級,在唐書瑄面前,展現出了自己最光鮮的一面。
不是在撩姐,而是在遊說。
唐書瑄今年已是三十五歲,跟大梅同齡,有丈夫孩子,以她的姿容,並不值得李文星初次見面就撩。
更別說還是當著施楠生的面,那也太下作了。
可唐書瑄這樣的女人,根本不是用金錢就可以打動的,
儘管她也缺錢,想拍電影跟本拉不到投資,
因為她的電影太藝術,商業價值低的一筆,誰投誰賠,連戲院都不願意放映,
或者乾脆連上映的資格也沒有,政只不正確,簡直是個深坑。
然而即使是這種情況,唐書瑄也不是金錢能打動的,
否則以他開出的豐厚條件,對方早都屁顛屁顛跑過拜謝了,
哪還會像現在這樣,上來就是一個堵,堵的他差點下不來臺。
要不是還有那麼幾分機智,也確實還能記起來一點《董夫人》的劇情,多少有點底氣,
今天非得丟人不可,這姐兒,難怪拍電影連個投資人都早不到,性格也太那個了吧?
“藝術人生?若不是親耳聽到,我以為你只喜歡《尋秦記》那種鬧劇。
是我小覷你,你是一個很有內涵的人。我之所以答應施施過來,是因為你前天晚上說過的一句話。
你喜歡錶演,是想體驗不同的人生。
一部戲,一場夢,一段人生。”
唐書瑄的話依然很直白,或許她只是覺得在李文星面前,沒有深藏心中想法的必要,
抑或她性格就是這樣,不過李文星還是覺得應該是前者,
性子直的人,沒那麼複雜的內心,也根本拍不出《董夫人》那種片。
而最讓李文星意外的,還是他的無意裝比,居然收穫了不小的奇效。
唐書瑄太難搞了,施楠生磨了一個星期,才磨到她願意過來見一面。
相比起來,林豔妮那邊就順利的多,幾乎是一拍即合,等到盛世廣告公司的工作交接完,就可以過來任職。
“你想要《大特寫》,我可以給你。相信就算我拒絕,你也可以輕易搞出另外一本電影雜誌。
不過我希望保留總編的職位,並且你得承諾,不能把它過份的商業化。
至於管理電影公司,這個我做不來,你去找其他人吧。
我拍的電影都不賺錢,我也不敢接受你的投資。”
乾淨利落的拒絕,讓李文星結舌,咋看是在意料之外,仔細一想,卻又在情理之中。
這就是唐書瑄,這就是一個文藝女青年的取捨、堅守,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