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跟這位巨星唱片的主管談話,李文星上來就是單刀直入,畫餅談錢,
除非遇到理想者,這才是在美式職場中,老闆跟下屬談話的正確開啟方式。
只是,李文星前面一番話雖然說的漂亮,說什麼不會挑戰行業規則,
可他的決策,比如跟歌手一起開工作室的做法,還就是在挑戰人家的規則。
不過就是做的比較隱晦,在形式和合作條款上比較放鬆,實際上還是換湯不換藥,想要完全把持歌手的職業生涯。
也就導致莉莉安聽的直皺眉頭,她原本只以為,李文星創立這什麼工作室的目的,僅僅只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歌手,類似給歌手專門成立完善的後勤團隊,
可現在再聽,這並不是什麼團隊,而是想要直接把它當成獨立子公司運營,
實際上就是把歌手藝人當作合夥人,讓其以技術投資入股,巨星則以‘資產’入股,再談好投資和收益分成,然後公司化運作,專營‘歌手’這個產品。
聽起來似乎不錯,如果按照這樣的方式來經營唱片公司,那對公司是非常的有利,
以前的唱片公司,就只能夠跟外面的打野歌手籤專輯合約,像賭博一樣的製作專輯,等著歌曲上架後的版權收益,
至於歌手的其他收入,唱片公司卻是根本沒有可能染指分毫,像是演出啊、代言啊,這些收益都沒唱片公司的事,
可是這個新模式就有所不同,直接採用合作的方式,全方位無死角,只要是歌手在演藝行業賺到的錢,都要分潤給唱片公司,且還是唱片公司拿大頭。
或許成名歌手無法忍受這樣的合作方式,幾乎等同於壓榨,極限壓榨,可是新人歌手呢?他們一定很樂意簽約,
要知道巨星唱片的平臺非常之誘人,不缺優秀歌曲,不缺發行渠道,公關能力更是強悍,簡單粗暴,拼命砸錢,
再沒有這麼大方的老闆,好歌不要錢的撒,新聞頭條位也是隨便買,就連專輯唱片,直接讓利渠道商五成五,結果半年時間硬是生生砸出兩組新人歌王,
這對於新人歌手、以及還為出道的地下歌手來說,簡直就是福音般的存在。
當然,這種運作模式並非巨星唱片首創,全球唱片業發展這麼多年,肯定有無數人採用過這種模式,但是他們無一例外失敗,否則行業現狀必將不一樣。
然而巨星唱片成功了,不管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成功,挑選的歌手優秀?製作的歌曲優秀?渠道資源優秀?花錢公關的做法優秀?總之它就是成功啦。
那麼,可以預見,接下來如果巨星唱片真的去按這種運作模式運營,它必將備受矚目,會被推上風尖浪潮。
然後,如果失敗,那就只能是偶然現象,被歸為挑戰行業規則的失敗者,被別人不時拿出來嘲笑,如果成功呢?
“好的老闆,我會努力認真的為您工作,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如上,諸多念頭在腦海中迴圈往復,莉莉安果斷應下年輕老闆的吩咐。
做個改變行業現狀的先驅者?暫且試試?即使失敗,至少還能保留一份工作,一份相對自由,沒有束縛的工作。看書還要自己找最新章節?你OUT了,微信關注 美女小編幫你找書!當真是看書撩妹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