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最關鍵的,還是技術,矽片原材料我們有的是,不就是砂石嘛,我們可有塔克拉瑪干等八大沙漠,砂子絕對管夠。”
“不錯,這一次就栽在沒有技術。”
“所以復芯為了不被卡脖子,07年就秘密立項了矽片技術和裝置的自主研發。”
“你啊,還有多少驚喜是我們不知道的!”沙領導倍感意外,“出成果了嗎?”
“出了!”
陸飛也不隱瞞,如實彙報。
晶片生產工藝中,有兩大關鍵技術:
一是光刻技術,二是單晶矽棒拉取。
從沙石原料再到冶金級矽、電子級矽,原材料會被不斷提純,最後形成高純度的多晶矽,但要變成單晶矽,還要過熔化各種工序。
晶圓,可少不了單晶矽。
單晶矽要在直拉法等工藝下形成單晶矽棒,再透過切斷、滾磨、切片、倒角、拋光、鐳射刻等工序,才會形成矽片。
為了不被卡脖子,復芯這些年累計投入3億美刀,跟華陸公司幾家guo企合資成立——
矽集團!
不僅攻克多晶矽冷氫化、還原爐、精餾等多項核心技術難關,技術和生產裝置也慢慢國產化,而且在單晶矽上也有完整的產品線。
從熱場設計到工藝模擬,再到拉晶除錯,得到了150毫米(6英寸)、200毫米(8英寸)的技術授權,不過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
&n以上製程的晶片用的是200mm及以下尺寸的矽片,90nm以下的晶片,65nm也好,40/45nm也罷,主要是300mm。
“復芯是怎麼做到的?”
沙領導難以置信,邏輯、復芯、長江儲存和澎湃,簡直從上到下把半導體行業佈局了個遍。
“除了我們集體的努力,也是領導們的支援,是國內高校給予的合作,沒有這些,復芯就不是現在的復芯。”
陸飛一本正經地說,願意把研發的多晶矽冷氫化、還原爐、精餾等多項核心技術難關免費共享給了整個行業。
“矽集團”的其他成員,肯定沒意見。。
畢竟,除了復芯,全是guo企。
“好!好!好!!”
沙領導罕見地激動:“真的想好了?”
“當然,領導!比起共享的這些技術的損失,整個行業的升級創造的收益更大,國內大環境好了,復芯得到的收益也就更大!”
陸飛說:“畢竟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你有這樣的思想覺悟,很好。”
沙領導頗為欣慰,深慰我心,我心甚慰!
“我覺得只要我們活下來,做出來個1,後面就沒其他國傢什麼事了,等矽片生產技術和規模優勢起來後,從1到100、到1萬、到100萬,只是時間問題,到時候就狠狠跟他們幹一仗,把矽片的原材料市場統統奪過來!”
陸飛把酒一飲而盡。
到時候攻守異形,就像稀土一樣,西方晶片的單晶矽、多晶矽等原材料都特麼姓華夏。
反過來,扼住西方半導體的咽喉。
寇可往!我亦可往!
“你們有沒有進軍光伏產業的打算?”
“我們是準備做大光伏產業的上游,中下游國內已經夠強大了,只要能挺過這次經濟危機,就一定能吃掉全球市場!”
“說說看你的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