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威蛟一臉無辜,申訴說圓通一直是老黃牛,從來不喊苦不喊累,但訂單量實在太多,一下子很難消化,難免出現小瑕疵,但敢保證,絕對不是三個裡頭投訴率最高的那個!
很顯然,他是在凡爾賽。
聶騰雲氣不打一處來,陰陽怪氣道:“陸總,你是瞭解我的,韻達主抓的就是服務,尤其是上門,我可以很負責任地打包票,不管多大的訂單量,都能在不犧牲服務品質的前提下,把它統統吃掉……”
弦外之音,陸老爺,圓通的飯量只能吃一碗粉,偏要吃兩碗粉,而我韻達明明能吃三碗,偏只讓我吃一碗,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嘛!
“陸總,你是瞭解我的。”
陳德君言簡意賅,俺也一樣!
說話間,三人的目光極其默契地看向賴海松,就見他滿臉困惑,眨了眨無辜的眼。
你們別看著我呀,中通可是血脈純正的飛購網嫡系,晶東那麼多包裹我全吃怎麼了?
“哼!”
聶滕雲三人甩了個羨慕嫉妒恨的眼神,我愛陸總,我也愛飛購網,特麼我也想當嫡系!
“來,再乾一杯。”
陸飛一一跟他們碰杯,笑說我算聽出來了,你們一個個內卷,陸老爺我很喜歡,但你們一個個內捲過了頭,陸老爺很不高興。
快遞業典型的門檻低、利潤薄,慣用的內卷手段無非打價格戰,對內壓榨,對外降價,只會陷入惡性競爭,非但服務和效率不會提升,反而會大打折扣。
“陸總,我覺得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賴海松見縫插針說:“就是沒有一個高效的物流管理系統,就能到端,把整個快遞環節原本低效的手動作業模式,一步步電子化。”
“海松,你不妨把話說得明白點。”
喻威蛟皺著眉頭,很不服氣。
“就拿快遞單說吧。”
賴海松嘴角上揚,打個比方。
傳統的快遞公司取件,都是上門後讓人手寫快遞單,回到配送站後再把資訊手動錄入到系統,然而中通已經智慧化,推出了電子面單系統,賣家只需要在電腦上把包裹的地址資訊,如實地輸入到系統,既可以省去省去現場手寫快遞單的時間,也讓快遞員在上門前能提前預知攬件的數量、規模等資訊。
工業社會,效率第一!
看著他洋洋自得的嘴臉,喻威蛟心裡酸溜溜的,神奇什麼,不就是背後有陸老爺和飛購網這個大靠山嘛,嗎的,我有我也行!
聶滕雲羨慕之餘,敏銳地覺察到:“就算有電子面單,不也要上門取貨?就算有了物流管理系統,還是要送貨上門……”
“如果有一箇中間環節。”
陸飛插話道:“既能代替快遞網點上門收貨,然後憑藉地址資訊分撥到下一級的網點,跟快遞公司精準匹配,又可以讓網點把快遞寄存在這個環節,全權負責‘最後一公里’的調配送貨,你們再也不上門,這樣覺得怎麼啊?”
“您是說,替我們代收代送快件?”陳德君眼前一亮,“可有這樣的中間環節嗎?”
“這正是我要說的。”
陸飛滔滔不絕,計劃把晶東中通的倉配一體化擴大化,把所有地址分拆成“四級地址”結構,工廠/商家—中通倉儲—快遞網點—配送驛站—使用者,從而打造整個物流的閉環系統。
“這些年,中通一直按照我的部署,全力地佈局倉儲,包括北上廣深在內的8個關鍵節點拿地建倉,大大小小的倉庫一共有108處,未來還會繼續向大中型拓展,以它們為中心發散開來,把四周閒置的小型倉儲資源整合,結成一張大網,配送驛站就是網上一個個點,最後一公里的快件,全由這個驛站來辦。”
“陸總,這個驛站您願意對我們開放?”
聶滕雲把眼睛眯成一條縫。
“為什麼不願意呢?只要你們肯從自己每一單的快遞費裡分出一杯羹給驛站就行!”
陸飛聳了聳肩,“畢竟,上門取貨收穫本來就是你們該做的,配送驛站相當於讓你們從最煩瑣的環節裡解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