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斥候躬身應允一聲,退出了偏廳。
在斥候走後,李世民略帶調侃的道:“我們也別在這裡待著了,去城頭上看看吧!”
楊政道大半夜的殺到白羊城外十里處,看樣子是要連夜攻城,確實該去看看。
李元吉點點頭,跟著李世民出了偏廳,然後在剩下的雍王衛的護衛下出了襄邑馬場別院。
別院外的街道上已經沒什麼人了,街道兩側的一個個院落,一頂頂帳篷也空蕩蕩的。
在斥候傳回發現楊政道一行人的蹤跡的時候,白羊城內的所有人就自動的編入到了戰鬥序列。
雍王衛被李世民派出了城,城衛被李世民派去了兩側的丘陵,剩下的人則一股腦的被派上了城牆,負責守衛白羊城。
也就是說,現在負責守衛白羊城的是一群百姓。
但沒有人因為他們是百姓就小瞧他們,因為這個時候敢出現在白羊城,能出現在白羊城的百姓,沒有一個是簡單的角色。
就拿幫李神符看守別院的管事來說,他就是一個服役了六年的老卒,官職最高做到了校尉,因為在武德四年對陣突厥人的時候傷到了大拇指,沒辦法再拿長兵器了,這才退出了軍伍,成了李神符的部曲,並且被李神符派遣到了此處看守別院。
跟他一同來的還有十二個服役了四到五年的老卒,其中有十個還是他以前的同袍。
其他各別院,各戶的管事,以及看門的,或許在身份上不如他,但在資歷上未必輸給他,一個個都有從戎的經歷。
他們平日裡在白羊城晃盪的時候,看著就像是一個個普通的百姓,有些連普通的百姓都不如,就像是個叫花子。
可是當大戰來臨之際,他們沒有一個慌亂的,也沒有一個驚恐的大喊大叫的,一個個就像是沒事人一樣。
當校場上的點將鼓響起的時候,不需要有人去通知,他們就自覺的穿戴好皮甲、布甲等甲,拿上兵刃往校場內聚集。
三通點將鼓敲完了以後,能趕到的基本上都趕到了,並且全都按照以前在軍中的職位、職能,做好了排序。
這就是府兵制時期全民的戰鬥素養。
絕大多數男丁都有從戎的經歷,即便是沒有從戎經歷的,拿起刀槍劍戟也能耍那麼兩下,不至於在亂揮的時候傷到自己。
這個是這個時期土匪流寇遠遠少於宋元明清時期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為出現了小股的土匪流寇,地方上都不會上奏朝廷,地方上自己就組織兵力將其給剿滅了。
所以沒有世家豪門,亦或者當地鄉紳在背後支援的土匪流寇,在這個時期就活不下去。
那些演義中經常會出現的什麼什麼大王,在哪兒哪兒佔山為王好多年,那都是有世家豪門或者當地的鄉紳支援,且他們只劫掠過往的沒有背景的商客,不會侵犯普通的百姓,或者有背景的商客,不然他們也活不下去。
至於那些沒豪門和鄉紳支援的,在這個時期根本就活不下去。
所以那些有些武藝,又喜歡四處闖蕩的,都喜歡以遊俠兒相稱,也喜歡做遊俠兒,而不是什麼某某山幾當家,或者某某山的好漢。
這種某某山的幾當家,某某山的好漢,是在宋元明清時期,職業兵出現了以後才出現的。
有人或許會說,如果大唐沒有那麼多土匪流寇的話,那歷史上李世民招攬那麼多盲流做不良人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