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們大都以租賃城裡地主的土地種田為生,在縣城裡無法生存,住在縣裡的除了在城外有大片土地的地主、官員、做買賣的商人和為他們服務的長工、小廝以外,也沒什麼人有能力脫離下田勞作。
而清朝作為一個有四億人口的國家,像段家村這種依靠打獵和種田的大型村莊也並不少見,假以時日如果沒有太大的動盪,段家村就可能會和文縣合併或者成為新的縣。
“少爺,咱們先幹什麼去?”周斌只知道段棋要找工作,可也明白這工作怎麼找。
“先買些禮物,我要去拜見恩師。”段棋肅穆的說道。
段棋帶著周斌進了一家賣糕點的店鋪,花了半兩銀子買了幾盒包裝講究又精緻的糕點,遞給周斌拎著之後,來到了一處頗大的宅院。
“人之初!”
“人之初!”
“性本善!”
“性本善!”
還未進門,院內就傳來的陣陣稚童嗓音的讀書聲。
周斌抬頭一看,門上牌匾寫著‘致遠學館’四字,這應該就是一間私塾了。
段棋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長衣,示意周斌上前敲門。
周斌抬起門上的門環敲了兩下,不一會就聽見了腳步聲由遠及近。
一個老僕開啟了大門,段棋以及返回他身後的周斌。
“段公子來了,快請進。”僕人把大門完全開啟,拱手作揖的對段棋道。
“嗯,勞煩柳伯了。”段棋微微躬身回禮,讓周斌把手中的糕點交給柳伯後,便帶著他進了門。
進門後眼前就是一片開闊的院子,其中整齊的擺放著數排小桌,每個桌子後面都坐著一位孩童,六七歲的居多,也有年長一些十三四歲的,在第一排邊角處還坐著一位少女,同樣在朗讀《三字經》。
他們中間站著一位穿著絲綢衣服的老者,一手拿著書搖頭領讀一邊邁著步子在學生中走動。
此時正好讀完了一遍,老者抬頭看到僕人領著段棋二人站在一旁,便讓學生們自己溫習,走到了二人面前。
“學生拜見老師。”段棋深鞠一躬。
“嗯,棋兒你半月前來我這時,我跟你說的去官府學堂當塾師的事你考慮的怎麼樣了?”老者微微一笑,捏著灰白的長鬚問道。
“學生自當遵從老師安排。”段棋猶豫了一下,還是如此說道。
“好,那我現在就帶你去見見縣令,七兩銀子一月的例錢不算少了,這還是沾了你拿了保定府案首的光,想來也差不多足夠你補貼家用、購買書籍之用了。”
段棋苦笑一聲,“不瞞老師,學生我在來時的路上還在考慮是否當這個塾師,可學生家境您也清楚,實在是被逼無奈。”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我知你志向高遠,想要考取功名,這塾師的差事會耽誤你研讀詩書,可畢竟你的家世差了些。而且這次要不是縣令家的小公子即將啟蒙,大人也不會相中你這個頗有才華的年輕人,自掏腰包多給了你一倍的例錢。”老者苦口婆心的勸慰道。
“學生都明白,老師您也是為了學生著想。”段棋恭聲應道。
“好了,你我現在就去縣令府上吧,我好把你介紹給大人。”老者叫來另一位僕人端著水盆的僕人,用陰溼的毛巾擦了把臉,隨後整理衣袖帶著段棋二人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