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非也,人的心理是很奇妙的,如若在某一處失去了某些東西,那必然要在其他地方加倍得之。
孫策一句屈己奉人之語,使其中不少人心中不由得對其生出一些好感,而且這些人基本上都以此為生,口才自然毫不遜色,紛紛開口回敬孫策起來。
孫策當然不是有什麼心理缺陷,喜歡受虐,而是他經過詳盡思慮後,仔細考慮而得。
袁術的垮臺已成定勢,而孫策要做的就是盡其可能完整的接受袁術的一切。
此間諛奉之臣眾多,其人雖然大多無甚政才武略,但是人人皆身居高位,不是領軍之將,就是機要大臣。
未來當這些人大難臨頭之際,四散奔命之時,大多會流入周邊勢力。
孫策今日賣力的表演一方面是刻意巴結袁術提高自己計劃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將來,當這些人選擇新的效忠物件之時,能將自己加入其中,並提高自己在其心中的比重。
這一切性格剛直不阿的前任自然是不會做,也不屑於做的。
但是孫策卻沒有這樣的精神潔癖。
前世,作為一個常年混跡在較低社會層面的落魄演員,孫策體驗過的屈辱遠遠甚於前任。
在他的潛意識中,只有是否奏效的方法,沒有乾淨與否的手段。
一盞飲盡過後,孫策對袁術又舉一盞。
“府君之仁讚譽高揚、府君之義聞名遐邇、府君之德四海仰望、府君之威知聲震八方,孫策久慕府君之名,今日所願終成,此一盞,當為府君賀。”
眾人酒未入腹,便聽到孫策馬屁大拍不斷,皆震驚於孫策臉皮之厚重,深感自愧不如。又紛紛驚歎於其用詞之準確,手法之老練,心中亦感嘆非凡。
但是在座哪個不是人精,立即反應過來,皆跟著孫策一起,持盞起身道:“為主公(府君)賀。”
不出孫策所料,深好此道的袁術果然樂不可支、“笑靨如花”。
“善!伯符此言甚妙!”袁術也舉起面前金尊,站起身來感嘆道:“聞孫郎之言,勝飲美酒,使人自醉啊!來,諸君同賀,諸君同飲。”
“諾!”眾人剛剛坐下,屁股還沒捂熱,但是袁術舉杯不可拒絕,不得已又起身齊飲一盞。
“接著奏樂,接著舞。”飲畢,袁術一揮手,側廳等候多時的歌姬、樂師立即領命而出。
三盞過後,氣氛一時達之鼎盛。
觥籌交錯間,眾人不斷推杯換盞,其中最受歡迎者自然是先前大出風頭的孫策。
“孫郎盡飲,萬莫推辭。”
“伯符請滿飲此盞。”
“小人敬孫郎一盞。”
孫策有心結交自然是來者不拒,酒到杯乾。
他附和著眾人,飲著美酒,品著佳餚,心中卻莫名的的回想起剛至壽春時,在城外看到的一個個瘦骨嶙峋,衣衫襤褸的身影。
孫策想起他們那空洞麻木的眼神,一時之間忽然覺得盞中的美酒索然無味,箸間的的佳餚也味同嚼蠟起來。
“哼!當真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