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吏唱名音畢,一人昂首闊步而來。
來人虎背蜂腰、英姿勃發。正是孫策。
孫策並未直接入堂,而是恭敬跪伏在在堂外拜道:“孫策,拜見袁府君。”
袁術看到孫策態度恭敬非常,並無放肆之舉,心中的戒備稍稍緩和,臉上刻意保持的嚴肅也漸漸消融:“賢侄免禮,可入堂中一敘。”
“諾。”孫策得赦,躬身步入堂內,停留在堂前十步,目光始終盯著袁術身前的案腳,只是藉著餘光匆匆窺看了一番堂內諸人。再稍稍比對了一下記憶,發現除了寥寥數人外,大多都不認得。
而袁術和堂內眾人此時也乘機仔細觀察了一下孫策,只見其劍眉星目、面若冠玉,此時目不斜視,執禮甚恭,讓人看著不由得心中生出好感。
“果然人如其名不負江東美孫郎之稱。”一時之間,在座諸人心中都不約而同的響起讚歎之聲。
“數載未見,賢侄英武更勝以往,果然是一表人才啊。”袁術輕捋長鬚,也面露讚歎之色。
“府君謬讚了。”孫策卻不驕不躁,謙遜有禮。
“伯符無須多禮,孤與汝父乃積年舊交,與汝當如叔侄一般,伯符稱孤為叔父便可。”袁術好大喜功,說直白點就是愛面子的人,孫策如此識趣,他稍稍投桃報李亦無不可。
“府君乃四世三公名門之後,策豈敢攀附府君。”孫策卻不願意認這個叔父,要知道袁術要不了幾年就要僭越,到那時他便是反逆之臣,孫策要是與他扯上親戚關係,那豈不是變成亂成賊子了?
“唉!孫郎多禮,快請入座。”袁術笑著埋怨了一聲也就隨孫策去了,他當然不知道孫策心思,只當孫策本分自知。
隨著袁術示意,孫策看了看空著右首位置後卻輕輕的搖了搖頭不肯入座。
“伯符為何不坐,難道是看不起堂上諸公,不願同座否”看到孫策拒絕自己的好意,袁術眉頭一皺,笑意瞬間變冷,語氣不善的反問道。
孫策面色不變,他先是對著袁術一鞠,又環顧拱手眾人一圈,這才侃侃而言:“策以家父之尊得以與諸位同堂而坐,已是府君恩典,諸位抬愛,策不過區區未滿弱冠之小兒,在袁府君和諸位面前豈敢自持身份,孫策不才,願敬陪諸君於末座。”
說完便昂首挺胸,大步走於門前末座處入座。彷彿受到了大多的榮譽一般。
屈己待人,竟能如此!
袁術和堂上眾人盡皆動容。
而孫策卻罔若未見,泰然自若的端起案上酒盞,慢慢品鑑起來,風輕雲淡的樣子讓諸人無不感到驚異、佩服。
雖有孫策不請自來的小插曲,但筵宴氣氛並不減分毫,反而因孫策的到來變得更進一分。
首座之上,袁術一揚金尊:“此一杯,為伯符洗塵,諸君當滿飲。”
“諾。”眾人以袖覆面,盡皆一飲而盡盞中酒。
一盞過後,場邊侍者連忙給諸人重新添滿盞中酒。
孫策端起盛滿的酒盞,忽然站起身來。眾人之目光皆被其身影所攝。
只見他面上笑容堆盈,舉態恭謙,口出溫言使人如沐春風:“不才孫策,有幸結識滿堂英豪與此宴,高山流水亦起於萍水相逢,小子斗膽,借府君之酒而敬諸位前輩。”
“伯符說的哪裡的話?
“少將軍公侯之後,我等不及多也!”
“孫郎太過自謙了。”
雖然在座大多是些阿諛奉承之臣,但是阿諛奉承之人就不喜歡聽別人奉承恭維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