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瓊海為棋盤,朱允熥尚且覺得能力不足,要藉助內閣的支援才能將事做好。
眼下超綱的考慮海外佈局,不是自己給自己添堵嗎?
還是現實一點為好,就像剛才跟郭清,林天麓,沈秀和三人說的那樣,能成就成,不成拉倒。
左右先將腳步跨入印度洋,阿拉伯地區,阿拉伯世界遺產,海航技術能敲下多少就先敲多少。
至於人選挑選,扶持方式,完全可以一步步來。
這又不是小孩子過家家,時間上有的是。
流程走的慢了一點,前期工作花上個三四年也無所謂,真正動手更是往五六年後算,無需急於一時。
或許真到那一天,經驗加成,瓊海也就能把控了。
……
“當下,還是缺少資訊,我們有了開眼看世界的念想,但這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卻沒人告訴我們!
千百年來,我們先祖生活的太安逸了。
腳步都不曾走出,如今要走出去,第一要做就是情報收集!”
郭清雙手扶在欄杆上,眺望遠方的海面。
“情報收集,目前只能依託海上線路,後面的事後面再說,先借此機會摸清楚通往西方航線才是真的。
次之就是儘快培養出一批精通西方語言的人才,語言不通,什麼都是白搭!
可以的話,錦衣衛的模式可以搞起來。
我們必須有一雙自己的眼睛,一對自己的耳朵,唯有如此才能看清整個世界!”林天麓指著耳朵,眼睛說道。
“不錯,海運的路線我們已經遺忘,但記憶還是有,根據我族翻出的記錄,自泉州港出發前往阿拉伯世界航線,一趟往來大概在半年左右。
以飛剪船的速度,從我瓊海出發,也需三四個月。
三月出發,七八月返回,兩輪那就是明年的事。
一年時間要將人才培養出來,趕是趕了一點,卻也不是不行!”富江補充道。
“人才這一塊,我來推動,但此次出海需一個能做主的人,這就要麻煩東主了!”郭清看向林天麓。
輪到海上航行的經驗,林天麓當之無愧的第一,也唯有內閣成員出馬,才有資格臨場做出抉擇,換個地位,話語權不夠的,人過去了也是浪費時間。
“有一段時間沒出海了,有些懷念當年的感覺!”林天麓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