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海能有今天,本島努力少不了,可缺了常向東在中原的付出,事情絕對不會順當到這個程度。
忽略中原事業群的功勞,是本島官員的人為忽略?還是偏見?亦或者……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不是朱允熥能接受的!
不過還好,一番細查之後,發現這問題不是出在本島,還是出在常向東本人,直白說是因資訊不對等而造成的偏差,沒這個氛圍去做這種事。
考慮到這之後,朱允熥直接命人,以去年一年中原事業群上報公文做評功材料,將空餘名額補足。
……
一番大賞,一場晚會。
一夜之間瓊海,瓊海新晉三十七位督辦,十二位高階督辦,三位總督辦,另外還有三十多人走到了晉升官員門檻面前,這些吏員不是功勞不夠,能力不足,純粹就是任期不足,無法第一時間晉升,但有了此次評功輪賞的履歷加持,最多半年到洪武二十九下半年,級別就會衝上去,從而大大添補瓊海基層的管理人員。
新春,註定了歡樂,註定了收獲。
一夜無眠,無數人選擇了守歲,各地活動的篝火,很多都是到了東方破曉之後方才熄滅。
興奮了一夜,年初一顯得格外清淨,過了午後快到晚飯點時候方才重新活躍起來。
大食堂關了,但以族,村為單位活動卻開始。
無數的村子,大量的百姓採購,早早的完成採購,就等這幾天了!
其他的地方新春怎麼過的,朱允熥不知道,但自由城隨著新春過去則是越發熱鬧。
連線大五指峰,三亞的直道,每日都有拖家帶口的百姓,不遠百里前來。
城內的商鋪開一家,爆一家,海量的貨物與商品從中賣出。
用林天麓話說,這是整個瓊南地區百姓都來了,不少人都是清晨趕來,黃昏前離開,一天便可清掉四個倉庫的貨物。
好在之前為了開港做足準備,不然按照之前的儲備數量,在這架勢下自由城真的能被賣空!
要知道,這可是一座由商賈組成的城市!
等到初四的時候,海口告急,調貨的清單連夜飛入亞龍灣,若是初七之前貨物不能到,初八的海口商業街就要關門歇業。
面對這一訊息,林天麓,沈秀和等商賈,除了苦笑還是苦笑,他們能怎麼辦呢?
臨時漲價他們是不敢的,可臨時調貨他們也不願意!
沒辦法,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誰都沒預料到這一步爆發式的消費狂潮。
相較於林天麓等人的頭大,拿到審計體系統計報表的朱允熥則是樂了,三天時間,瓊海各地消費人次粗略估算破十三萬人次,平均每天近四萬人,每人單日消費三塊,總計消費接近四十萬,這還是隻是有統計的,在更為普遍的地方集市上,審計的力量是不夠的,據推測,初五之後個人消費還會有一輪小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