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一身穿了不知幾代,與身材不符合,象徵一族臉面的禮服,已換成了合體的新衣,葛家三太公蒼勁有力的手上更是捏著一根手杖,頭髮梳的分明,僅從個人精氣神上來說,整個人顯得極為體面。
“勞大王破費了,這豐收節辦的好,但老夫依舊認為有些過了!”
“全羊,全牛,吃食無數,家中孩子更是吃的肚圓皮緊,這日子不是怎麼過了!”
“大王之心,老朽等人都清楚,只是太過奢侈了!”
……
張定邊活到了百無禁忌的歲數,三村的宿老何嘗不是,葛家的三太公,洪水村的洪四爺,宋家村的宋太公,哪一個都是歲數往一甲子上走的人。
他們無忌,朱允熥也樂的透過贍養老者來彰顯瓊海對老人的態度。
宗族社會,因社會環境而生。
越是惡劣的環境,以血脈為紐帶的宗族越是抱團,海口府的年輕一代獲得了培養,但終究國語年輕,社會大學所教的人情世故遠沒有到及格的程度,熱血上頭的機率太多,反倒是這些老者,或許有的目不識丁,但能成為一族的家老,一村宿老者,無不是將人情世故修得滿分,加上一幫子嗣的支援。
得到他們的認可,一族一村也就穩了。
這不是朱允熥對宗族妥協,而是現在社會的底層邏輯就是如此。
朱允熥的路子再野,也得遵循這一套邏輯來做。
“奢侈與節約,本王認為需要對比。
過去一頭牛,吃了那叫造孽。
十頭牛,吃一頭叫作孽。
一百頭牛,吃一頭則可看成節約。
如今瓊海牛羊談不上無數,也是比過去多了太多,豐收節,慰勞一年辛苦,吃上幾頭牛,百頭羊,最多隻能算是小奢!
再說了,一切都由大夥創造,沒有大夥的努力,何來今年的豐收?
榮耀與眾生共享,締造人間沃土,一直都是本王的心願。
當然各位老者所言,也不是沒有道理!”
消費理念上的不同,非三言兩語可以更改,這些老人太老了,給予尊重就行,態度給出來,解釋並不是關鍵。
當然這樣話也只能有朱允熥來說,換做黃子澄也不能說。
“難得遇上大喜事,吃飽喝足方可以鬧,此輪是有小奢,不過大王即將大婚,就當是一輪前奏!”
“是啊,辛勞一年,平日雖有大食堂,可肉食終究單一,各類海貨說真的吃的讓吐了,有機會換換胃口也是好的!”
“孩子都不小了,該吃點好的,這樣才長得壯實!”
順著朱允熥的話,黃子澄,沈秀和,林天麓紛紛開口,充當雙方的緩和。
“是老朽等人眼見窄了,實乃眼下這日子,過去不曾敢想!”
“是啊!”
“該奢當奢,但不能將孩子們嘴養刁了,不然往後就難養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