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常向東反應過來,使了一個眼神與一旁的助手,當即掀開身後的篷簾。
“為什麼沒有生火?”
走進陰冷潮溼的帳篷,朱允熥微微皺眉,這可比他所想還要艱苦,作為主事人的常向東都沒有升火取暖,那麼其他帳篷內會是什麼情況?
朱允熥可不認為,常向東這是在作秀給自己看,因為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回來,更重要的是常向東當清楚自己的價值。
人命不好對比,可現實就是一萬個難民的生命都比不上常向東一個人。
“營地中的柴火,煤炭,就剩下燒水做飯的,若是用來取暖今夜都撐不過去!”常向東苦笑道。
“營地裡的千戶呢?”
災民營地多老弱,砍柴什麼重體力活不適合他們,正是考慮到這點,在方案中朱允熥提及到了千戶所的用處。
一千多號青壯兵卒,怎麼可能無法保障災民營供暖問題?
“……”
一聲長嘆,常向東苦笑道,“之前是能滿足的,但這不是朱允炆得勝歸來?風雪蓋地,道路難行,為了確保大軍如期歸來,各地都派遣了千戶所清掃地面,災民營這邊千戶所,七日之前就已經派遣出去了,昨天應該到位的,可任務期間凍傷了很多人!”
“為什麼不和我彙報?”
朱允熥臉色變得格外陰鬱。
這是什麼?
這是草菅人命,這是不作為了。
人命關天的事,卻為了捧一個臭腳,就將維持災民營的勞動力給調動了。
大冬天的,吃飽有什麼用,氣溫就足夠殺人了。
後世寒流襲擊美利堅,一場斷電死了多少人,這還是窩在家中,有各種防寒衣物的情況下。
營地中的難民有什麼?
什麼都沒有,最多就是一層薄薄的棉布,是最需要取暖的一批人,想讓老弱病殘靠自身去抗這嚴寒……
想到可能的畫面,一股莫名的寒意順著脊椎直衝腦海。
“大王,沒用的!”
常向東苦笑道。
聞言,朱允熥一愣,緊接著苦笑起來,“是啊,沒用的,自家的百姓都不在乎,防的了這些,又有什麼用?關鍵是沒人將他們當人看啊……”
“你剛才準備出去,這是準備做什麼?”
語氣變得柔和。
人心如此,社會如此,人吃人的社會,想的太多也是白搭。
“昨夜調集了一些焦煤,大概就這個時候到!”常向東解釋道。
“有多少?”
“七十多石,每個帳篷可以分一盆的話,大概可以堅持三四天,如果可以保障熱水供應的話,當可以堅持下來,年關一過春天也就不遠了,再扛扛也就可以過去!”常向東苦澀的說道。
“你先去做事吧,我一會打個下手,算是我的一點心意!”
南京不是瓊州,朱允熥能調動的力量太少,有影響力也用不出來。
換做瓊海發生這樣的事情,哼哼……人都給屠了,不然難道留著過年嗎?
可惜,在南京就算現在去入宮找朱元璋幫助,一切都晚了。
只能希望焦煤到了,一切能如常向東料想的那樣進行。
而要改變這人吃人的情況,除了深入的社會革命,朱允熥再難想出別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