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皇帝語氣平靜,不過目光卻蘊藏著令人敬畏的眼神。
“回父皇,顧錦年此人才華橫溢,的確是天下大才,只不過性格比較衝動,畢竟是大夏頂尖的權貴,有些蠻橫很正常,整體來說十分聰明,但威脅性不大。”
十二皇子開口,這是他給予顧錦年的評價。
聰明是聰明,有才華也的確沒得說,可要說能否給大金帶來威脅,十二皇子認為做不到。
大金王朝是東荒第一王朝,區區一個顧錦年算什麼?
你要說大夏王朝對大金王朝有威脅,他認。
一個顧錦年不算什麼。
最主要的是,這個顧錦年做事衝動,任何一個大人物都不會這樣做。
如此心性,極其容易被人找出破綻,算不上是個人物,何況產生威脅?
可此言一出,大金皇帝卻不由冷哼一聲。
聽到自己父皇的冷哼,十二皇子瞬間臉色一變,低下頭沉默不語。
等待說教。
“這就是你為何排十二的原因。”
“顧錦年乃是大夏鎮國公之孫,一個武將世家,培養出一位儒道大才。”
“而且你說他做事衝動,你有沒有想過,這個顧錦年明明有如此大才,卻隱藏了十幾年。”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一個人藏十年不恐怖。”
“可十年前顧錦年才多大?不過六七歲而已,他六七歲便知道隱忍,而且一忍便是十年。”
“即便是你所有的兄長,哪怕是老大,六七歲的時候,也恨不得彰顯自己的才華,更主要的是,這個顧錦年是獨子,並非是那種受不公待遇之人。”
“如此情況下,他都能隱忍十年,這種心機城府,三大王朝都難找出一個。”
大金皇帝開口,十二皇子認為顧錦年性格衝動。
可大金皇帝對顧錦年的看法,卻是截然不同的。
“你說他做事衝動,你自己好好想想,他哪一件事情不是站在道理上?”
“江寧郡之難,顧錦年為民伸冤,看似衝動,可實則得到民心。”
“孔家偏袒他國,顧錦年為本國讀書人出頭,不惜得罪,得讀書人之心。”
“這一次,匈奴和親,顧錦年強行阻止,再獲民心。”
“你覺得他衝動,可若你是他敵人,你怎麼挑出問題?”
大金皇帝繼續開口。
一瞬間,十二皇子神色不由一變。
仔細想想,還真是啊。
看似衝動,可實際上每一次都得到了巨大的好處。
而且每一件事情,都做的天衣無縫,滴水不漏。
假設自己是顧錦年的敵人,還真挑不出毛病。
顧錦年為民伸冤,自己怎麼彈劾?彈劾顧錦年不應該為百姓伸冤是吧?還是說彈劾顧錦年以下犯上?僭越規矩?可自己彈劾大夏第一權貴,才是以下犯上?僭越規矩吧。
顧錦年大鬧孔家,錯在何處?是你孔宇請他過去的啊,又不是顧錦年不請自來。
就算不請自來又能如何?
私闖民宅無非就是囚禁幾天,或者繳點銀兩,可問題是誰敢罰?